3500点的压力看来非同一般,多方在此连连溃败,昨天一度退守到3200点附近方才站稳。
就在市场人气日渐低迷之际,沉寂了半个月的指数型基金接连放行;管理层对坊间印花税可能上调的传言也予以明确批驳,称为子虚乌有;维稳心态仍未改变。
今天将出炉的7月份经济数据应该会继续印证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趋势,而继续走低的CPI指数也将封杀短期加息的可能性,这些基本面因素也有利于指数在连续阴跌之后的短期企稳。
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
1、 基金(不论是股票型基金还是指数型基金)的密集发行并不能成为股价或者指数不跌的法宝,充其量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指标,是维稳意愿的一个参考指标。而基金发行申购的募集资金量则是市场人气的一个参考指标。
我们回头看,2007年3季度也曾是基金高密度发行的阶段,拉开的却是熊市的开端。2008年基金的发行数量和频率其实并不比牛市差,全年各种基金发行数量达到100多只,其中不乏像08年4月、5月这样单月发行个数超过10只基金的密集期,但是依然没能挡住空方的轮番轰炸,大盘还是给了我们一份年跌幅65%的成绩单。
从08年新基金申购的情况来看,除了交银的2只债券型基金获得了百亿的发行成绩外,其余百来只基金的申购形势均较冷清,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到后期的发行鲜见10亿的规模,多数是2亿3亿的迷你发行量。显示出市场人气已经降到冰点。迫使管理层在下半年开始停发新股。
基金发行频率和数量是管理层在调控,基金的申购情况是市场在决定。基金发行是管理层和市场相互观察相互博弈的一个窗口。
2、货币政策基调不变,并不等同于流入股市的流动性不变。信贷资金的结构性监管正在不断加大,包括银监会出台的流动资金、固定资产贷款的规范性文件,也包括央行对银行信贷流向和规模的“窗口指导”。这一点昨天已经谈到。
就当前大势而言,风险大于潜在机会,个股普涨暴涨的局面已经在发生变化。
因此在股市5连阴后,我们更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强仓位控制,并抓紧时间调仓换股。只有具有真正估值优势的品种,才是抵抗震荡的最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