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运用心理调适的立正训练课


 

 

 

一堂运用心理调适的立正训练课

 

                                

 

 

本校四年级进行了一次立正训练,这原来是一次很普通的训练课,但这堂课运用了心理调适,而且取得了极为满意的效果,有必要进行一定的记录。

这节课在操场上,上课铃声响了以后,首先带到的班级是4(1),他们的队伍比较整齐,此时主持训练的教师立即大声地说:41)班好!41)班的队伍真精彩!”“41)班中的某某某和某某某的头部刚劲有利, 眼神专注,极富华采;只有一名同学现在在甩手方面摆角太大,好了,现在好了!”这时,43 )班也带到操场了,原本他们的队伍较凌乱,听到了对(1)班的表扬,多数学生的状态有所变化。主持训练的教师又说:“43)班的队伍来了,他们也像41)班的队伍,好啊!现在更像了!”“第二列后面的五位同学,你们的精神再专注一些那就更好了。”此时42)班的队伍也带上来了,他们的状态接近41)班,主持训练的教师又大声说:“42)班的队伍几乎和41)班一样,好威武啊!““现在年级的队伍全部到齐了,看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4年级的队伍多么威武啊!”(运用了激励原理,微调渐适原理,榜样示范原理,使整个年级队伍较快较好地进入了良好的状态)

“今天我们要对站的姿势做一次新型的训练,这种姿势叫做‘桩立’,它含有16个行为元,我现在念一个行为元,你们就操作一个行为,你们肯定会听得懂,也肯定会立即照要求动作到位。现在4年级的队伍达到了空前良好的状态,整个年级只有3个人还没有十分专注。”“第一个行为元,两脚着地,第二个行为元,60度张角,第三个行为元,双腿紧靠,第四个行为元,掌贴腿臂。做得太好了!现在我将挑选三名学生上台展示。主持训练的教师分别从三个班级中挑选了一名操作得十分到位却又是非干部非平时表现较佳的学生上台,并向全体学生说明他们的动作怎样做到了位,此时可以明显地感到,场上的学生操作的神情更加专注,干部和平时表现较佳的学生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其他学生觉得今天只要表现好就可以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彰,也更加来劲了。

主持训练的教师开始进行新的训练,“现在开始对上身提出要求,挺起胸膛,收缩小幅,提拎胯部,绘编曲线;什么是绘编曲线?自我想象在目前站立的过程中,自己的人体曲线不断地得到美化,自己不断地赞美自己的操作,在自我赞美中自己的操作向更加美妙的姿势趋附。主持训练的教师又一次在三个班级中挑选操得到位的学生上台展示,这一次既有干部又有其他类型的学生。

就在这时有一名学生脸色发白觉得不行了,老师把他搀到操场边坐下,主持训练的教师根据目测,判断该学生目前的状态是因心理感受的偏差引起,立即在全体学生面前解说:“这是心理学上的一种现象,名为广场效应,站在广场上的人,自己对自己说,我不行了,我怎么可能站得这么久,我要倒下了,他就这么倒下了。你应该对自己说,我行,我一定能行,我能一直站下去,他就又能站下去了。就在主持训练的教师刚宣传结束,那位学生的脸色已经复元,主持训练的教师立即鼓励他回到队伍中继续参加训练,他又回到了队伍中,并且比刚才操得更有精神。

主持训练的教师开始进行新的训练,“现在开始对头部提出要求,头部水平,颈身一线,两眼有神,精神聚焦。什么是精神聚焦?两眼平视,目光聚集在两眼的同一水平面上距两眼20厘米至30厘米处的一点,神守于此点。”“大家做得好极了!” 主持训练的教师又专门对每个班级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了表扬。又挑选了3位学生到台上进行展示。

主持训练的教师进行最后的4个行为元的训练,“呼吸均匀,全身放松,气守丹田,隽永含静。这4个行为元将保证你能长久地站下去,并且是非常舒适的长久站下去。” 主持训练的教师对接受训练的学生又一次进行巡视,并又一次发掘操练得优秀的学生,又在各班中各挑选了1名原来表现不佳的学生现在操得很好的学生上台展示。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正式全部集中投入桩立,时间是5分钟,现在我开始为大家计时。接受训练的学生台上台下的学生个个精神抖擞,充满自信,姿势优美,整个操场空间形成了一个饱含静力的极富能量的场。整个年级变成了一个蓄势待发即将奔腾直上的活体。每个学生在这5分钟里都在深切地感受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并且在认真地接受这种力量的洗礼和催化。五分钟的时间过去了,当主持训练的教师宣布这次“桩立”训练成功结束时,同学们还都贯注于隽永含静的精神场中。

43)班的班主任说:“我们班上的某某某和某某某,我从未看到过他们有今天的神采和姿态,这真是一次成功的行为训练,也是一次成功的精神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