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有两种论调在左右我们的舆论、影响国人的视线,其一是所谓的国际惯例(或者称之为与国际接轨);其二则是所谓的中国国情。特别是那些垄断性的国企,经常拿这两样东西来糊弄老百姓。当其为自己谋福利的时候,叫得特别响是所谓的与国际接轨,比如其高工资、高福利、高利润,所以,我们看到像石化双雄的涨价、一百多万元的天价吊灯、以及其老总每天几万元的消费,都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然而,当它们面对面社会、面对国家、面对普通的老百姓之时,则又换了一副面孔,强调所谓的中国国情了。
中国国情就一定要其工资是国人平均工资的4倍?就一定其使其成本是国际同行的4倍?不错,我们是要利用价格杠杆来促使全社会资源、保护环境,但这绝不是用来保护像石化双雄这样的借助垄断来谋取企业,甚至个人私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