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辱观百题问答》
90、为什么新时期仍然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答】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靠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必须看到,我们取得的成就只是在伟大征途上迈出的坚实一步,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我们必须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大量事实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能不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对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一个很现实的考验。有的同志说,总讲艰苦奋斗,艰苦创业,老是“苦”来“苦”去,人的一辈子岂不是白活了吗?其实,我们讲艰苦奋斗,提倡的是一种革命精神,并不是反对改善物质文化生活,不是要人们去过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利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发展经济,保证人民衣食无虞、步步提高,这些目标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但是,我们在致力于改善生活的时候,决不能忘记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能沉迷于灯红酒绿之中。实际上,艰苦奋斗不仅是战胜困难的手段,而且也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完善自我必不可少的过程。要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尽管现代化的发展使各方面的条件大为改善了,但个人学业有成,仍需要寒窗苦读,艰苦奋斗;工作要干出成绩,仍需要竞争拼搏;谱写辉煌人生,仍需要自强不息。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个人无法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更不可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套、已经过时了的想法是错误的,也是很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