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腾讯新闻》转载一篇题为《老外“客串”城管街头“执法”》的文章,介绍了来自法国里昂28岁的雅利士(Diaz yannick),穿上城管协管员制服,“客串”武汉城管的一些事。
雅利士面对一家有出店行为的副食店门时,不是居高临下地命令店主将商品搬回店内,而是用不太流利的中国话很客气地对店主说:“您好!您出店经营影响市容和交通,这些商品还拣进店里好些。”店主不好意思地把东西清理进店后,雅利士经认真观察店铺后对店主说:“您店面积小、商品太多、摆得又很乱,其实许多硬质箱体和瓶体的商品,不必摊开摆放,可以摞起来放,减少占地面积,这样不仅能够不需要出店,而且能使店内更宽敞。”此语一出,让身边的城管队员和围观群众惊讶不已。
群众为什么会惊讶不已?因为中国城管粗暴执法甚至野蛮执法已经较为普遍,城管人员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不是很好。雅利士如此温情执法,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城管形象:原来城管和小贩也可以和谐相处的!
城管队员为什么会惊讶?因为他们的潜意识里,从来就没有为被管理对象出谋划策的义务,他们的执法理念,“服务”二字一直非常淡薄,面对管理对象,更多的体现在管理层面上,很多的时候都显得高高在上。
雅利士采用的管理方式,至少给中国城管带来如下的启示:一是城管和小贩不是利益冲突关系,更多的或许是相互依存关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很多矛盾,本来是可以通过沟通来化解的,没有必要大动干戈,城管部门也没有对管理对象使用任何暴力手段和限制人身自由的权力;二是城管是可以柔性执法的,那些习惯于用高音喇叭呼叫的“勒令式”管理方式,令那些处于社会底层、最需要政府人情味的管理对象反感,进而容易激化矛盾。
雅利士采用的管理方式,说到底就是管理者要对弱势群体有同情心。因为那些被管理者,大多数生活都比较困难,一个小摊子就是一家人的生活来源,他们生活得很不容易,作为执法者,对他们应该具有同情心,因为执法者只有具备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才能做到文明执法。
笔者倒是建议,中国的城管系统,能否像当初学习雷锋一样,也来有组织地搞一个“向雅利士学习”的活动?
特别推荐《部级色官、贪官专辑》网址:
陈绍基和王华元,谁牵出了谁?
推荐阅读:
我为芜湖城市管理献一策
向城管部门派驻民警,会助长暴力执法
“创卫”活动,应该休矣!
天门城管,你咋就这么不争气?
城管铁甲化,与和谐社会格格不入
北京女城管,你无权要挟法律
新鲜,深圳拆违用火攻
坐装甲车、穿防弹衣,执法机关怎么了?
新闻链接:
老外“客串”城管街头“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