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广大农村社会的福利保障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这几年,中央不断加大对农村、农民的福利保障投入。近日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全面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细心网友不难发现这些都与广大农民身边的事都息息相关,都身有体会。逐步推广的新农合还存在哪些问题?农民对乡村养老保障还有哪些期待?想农民所想,为农民谋利,在加快农村福利保障的同时,各级政府还应做些什么?不妨谈谈您的想法。
把更多的公共资源向农村民生倾斜
在4月17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胡春华在讲话中指出,要抓住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的有利时机,把更多的精力向农村民生倾注,把更多的公共资源向农村民生倾斜,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长城在线2008-04-18河北日报)
据河北日报报道,胡春华表示今年要突出抓好三件实事: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各项政策,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设置一个卫生室的目标;三是继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积极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我以为,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正确划分省市县三级的事权,而突出省级政府的责任,突出省级财政的支出投入的比重,特别是对于欠发达的市县,省级财政必须予以倾斜照顾。其主要目的正是为了保障最基层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以及教学运作的费用和教师的薪酬,防止因投入不足,尤其是县级财政困难的地方因投入不足造成义务教育缩水的难题。新农合制度和农民低保问题则关键在于提高补贴标准,要让老百姓看得起病,让困难群众维护基本的生活水平。就目前各地的情况看,新农合政府补贴标准低,农民患者住病治疗报销比例低,老百姓仍然不堪承受。新型农村社会养成老保险试点当以政府财力支撑为主,尽管可能采取多种形式包括个人兴办养老机构等,但最终应起由国家政府养老的路子,刘效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