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坎”


人活一生,要不停的过坎,伴随着坎坷,自己也在慢慢看清看透这社会的发展和自己的定位。

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而言,接下来的一段时期内,“过坎”将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关键词。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民营企业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积累了太多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中国民营企业还没有走上制度性的发展之路,即所谓“非制度性生存”。这就意味着,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还没有建立起永续经营的基本条件。问题由此提出,今日这些民营企业与日俱增的资本究竟能积累到什么规模?有没有一个让人担心的最高限额?一旦抵达限额,历史是不是又一次惊人的相似,这些财富是不是将又一次消失? 当下中国民营企业的危机不是他们的规模,不在于他的资金,只在于到目前为止,中国民营企业仍然没有建立起一套具有法律意义、数目字意义的制度。如果民营企业在未来一个时期以内,仍然没有一套合理的制度出现,毫无疑问将抵达最高“限额”,然后开始坍塌。 

官商纽带是中国民营企业的第一个关键词。到目前为止,近乎100%的民营企业都在依赖政治,依赖政府。这种官商纽带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手段,它是典型的权力寻租,灰色游戏,暗箱操作和不透明交换,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体系所不容。危机由此产生,一个逐步走向规范的社会体系是不允许这种黑色游戏存在的,我们的大制度正朝着规范的方向走动,可以想象,这种方法,以及由此方法构筑起来的财富,都将被遗弃在路边,他们不过是一堆堆垃圾,是我们的社会在前进过程中必要的实验品。 

与官商纽带同质的另一个关键词是“关系”。在诸多民营企业家中,有一类被学者称为“关系资本家”。在人们的眼里,这类以关系见长的企业家通常有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络,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民间,无论是国内,还是在国外,这些企业家都能找到自己的资源和兴奋点。在一个逐步走向规范的经济体系中,这样半公半私,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方法,毫无疑问是需要我们纠正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农业社会中,这种非法关系所带来的损伤可能仅仅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地域,但在一个信息发达的商业氛围中,这种公私不分的灰色关系将直接危害他人,危害经济体系本身,最终导致经济体系的凋敝。 

 另一个醒目的现象则是民营企业的非民主化管理。这种非民主化管理的第一特征是企业管理的独裁,是企业家永远的“一个人说了算”。很多民营企业家坚持认为企业的所有行为只是自己的行为,甚至是“家务事”,民营企业没有义务让社会了解到必要的信息;而与以上两点有必然联系的另一种现象,则是民营企业内部的个人崇拜。可以肯定地得出结论,今日的民营企业相当一部分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王国,而企业家则是王国里至高无上的“神”。当一个时代正在有可能结束政治性的个人崇拜的时候,经济领域却又掀起了一场不见终点的个人崇拜潮流。这其实是一种历史的延续,一种腐朽势力的再生。这一次,我们可能丢失的不再是民主和自由,我们将丢失一种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今日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是一些胸怀大志的人。在企业发展思路、管理方法,企业积累诸多方面还非常模糊的情况下,他们便迫不及待地站在时代的高处,发出了要改变世界的强烈呼声。这是一种用理想主义管理公司的方法。市场经济有着自身非常严格的价值规律。利益的驱动,资源的优化配置,都不是依靠一些文革式的口号和原始共产主义式的空想就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要我们彻底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都必须如此。我们需要理想,但这样的理想必须是符合历史规律的、尊重人性的、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理想,离开当代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空谈理想,就是早已被历史规律抛弃的乌托邦。 

在一个道德至上,重农抑商的传统社会里,在全球国际化管理蒸蒸日上的时代,民营企业确实存在危机。    想对所有的民营企业家说一声:危机就在身边,你们必须看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