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小镇


(新京报专栏文章)

和大都市相比,堪培拉本身就安静得像个小镇,可堪培拉周边还有一些更加寂静的小镇,总共也就几千户或者几百户居民,到了傍晚以后路上就阒无人迹,只见飞鸟的踪影。

每个小镇都有各自浓郁的特征。比如从堪培拉往北去悉尼路上的小镇卡拉,由于盛产羊毛,街头有尊巨大的羊的雕像;在漾的镇街上,到处都张贴着与樱桃有关的食品广告;昆比德尔小镇,深藏山谷之中,奶酪的香味四处飘散,镇中心的集市上摆放着各种奶酪制品。小镇几千人,许多家庭好几代以生产奶酪为生。班雅塔、亚思,都是百年老镇,在澳大利亚这个年轻的国度,也算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古镇了。英格兰式的古建筑色彩斑驳,渗透着一派古朴的欧陆情调。高耸的尖塔、红色的百叶窗以及可爱的自鸣钟,一切色彩和造型的搭配都是那样和谐。镇街上完好地保存着一些手工艺品商店,前店后坊,做出来的蜡烛、肥皂、巧克力、饼干、糖果千姿百态、色彩诱人。一些花卉店更是琳琅满目,满院子盆栽植物,货架上陈列着近百样植物种子,每一袋种子都蕴育着一片春光或秋色,让人遐想无限。

往沃伦岗的方向,有一个凯林镇,小镇的入口是一家爱尔兰风格的小旅馆和散落在两旁的一些不起眼的住家。小镇只有一条街,两边是一些小餐馆和一些当地人经营的礼品店,偶尔有一些本镇居民进进出出。就在这座小镇上,我曾光顾过一家叫老船长的小餐馆,推门进去,走下窄窄的台阶,找了靠窗的座位坐下。我开始大量这个不大的地方,屋角泛黑的壁炉似乎在表明着房屋的古老,四周的墙上挂满了小镇经历的各种时期的黑白相片。其中有一面墙摆满了出自店主人之手的陶器,还有满满一柜微微发黄的旧书。在阳光渐弱的冬日午后,在这样一个暖暖的乡间小屋,我和朋友尽情享受着主人亲手烹制的食物带来的欢愉。

奥布雷,堪培拉往墨尔本方向的一座小镇。小镇的核心是一条主街,主要的商店都集中在这条街周围,建筑外观的色彩非常明艳,被澳洲的阳光映照得格外耀眼。在这条街上有几家中国餐馆,报摊上也能买到几种不同的中文报纸,看来华人真是无处不在。最有趣的是在一家似乎是古董店的地方还看到了中国清代皇帝乾隆的画像。小镇西侧的山上是个战争纪念碑,纪念碑正好和小镇的主街相对。战争纪念碑是在一战后建成的,后来把二战以及后来的各次战争也都记录下来。战争对澳洲的历史本来影响不是很大,因战争而亡命的人不多,但是澳洲很多地方都尤其重视对战争的纪念和反思。小镇的街道中就能看到不少鸟类,其中最吸引人的是黄玫瑰鹦鹉、小吮蜜鸟。

我时常假想,我若是居住在这样的小镇该有多好。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怡然自乐。可事实上,在现代都市中生活习惯的年轻人,在那样寂寞、单调的小镇上是停留不了多久的。一条小街,几家商铺,一览无余,别无念想,绝对需要一种老僧入定的修练。所以每次经过,喝完一杯咖啡,立刻驱车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