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7.29火车脱轨事件 可以时光倒流
今天(2009年8月2日),是星期天,早上起来,习惯洗漱之后,吃一点东西,就自然的打开电脑,看看今天的各地新闻,中国经济网、重庆华龙网、网易、搜狐、腾讯、广西新闻网等等,慢慢的浏览起来……。
在看腾讯新闻时,在他们的首页头条,有这样一个新闻《广西柳城火车脱轨事故定性为自然灾害》。作为新闻,这个信息很受人们关注,点击进去,仔细看看:昨日下午,在9.29事故伤亡者家属接待处——柳州XX饭店,南宁铁路局宣传部部长陈鸣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她表示,火车脱轨事件已定性为自然灾害,目前所有伤员均得到妥善治疗。另外,死难者赔偿工作由柳州市政府牵头,将于近期逐渐展开。铁道部门称事故定性为自然灾害,陈鸣表示,9月29日凌晨4时30分许发生在柳城县境内的火车脱轨事故,已被定性为自然地质灾害。事件发生后,铁道部门非常重视……。
仔细一瞧,不对呀,广西柳城火车脱轨时间是2009年的7月29日的凌晨,怎么新闻发出来就成为9月29日凌晨呢。以为是自己看错,赶快去别的地方去看看,在青岛新闻网和联合早报网看到的都是这个新闻,在时间上,都说的是9月29日凌晨。又连续看了几个新闻网站的这一条新闻,原来这些新闻的来源都出自于《楚天都市报》。而且在《联合早报网》的第二个自然段还多出来一个逗号。哈哈,新闻既然出来了,我不知道这些记者在写新闻稿的时候,是不是认真校对过自己所写的东西,如果说记者大意,那么,编辑是做什么的,编辑难道没有看出来这个时间错误?这样让读者容易混淆视听,到底是在讲这个事故的结果,或是在预言以后呢。难道时光真的可以倒流,或可以感知未来?一个媒体的文字时间有错误,在众多的新闻网站转载这篇新闻时间,这么多的编辑难道一点没有看出来?
记得以前在学习时,老师就专门讲过,记者应该怎么做好新闻,编辑的责任是什么……。
引用一段曾经的笔记,老师说的话:记者最大的本事就是善于利用别人的知识来补充自己,在采访中学习,在采访中提高。不断采访,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提高。可以说,一个优秀的专家型记者的工作历程就是这样一个不断专业化的学习过程,即便是他的专业职称会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上升到“主任记者”“高级记者”,也不会存在所谓“不耻下问”的问题,因为在别人的眼里,记者的职业就是采访,记者永远是一个提问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记者也永远是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