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是在为“人造牛市”还债


                  2009-08-20《每日经济新闻》

    央行的货币政策稍一“微调”,股市立即以“大调”作出剧烈回应。本周三,沪指再跌125点,而自8月份开始的短短12个交易日内,具有“风向标”之称的上证指数已跌700余点,市场上是一片令投资者心痛的“惨绿”。

    近期的股市无疑是“黑色”的。当超过百余点的日跌幅如同  “家常便饭”时,不仅说明市场持股信心已经动摇,更说明此次下跌的惨烈程度。或许,这正是由于流动性宽裕“吹”大市场泡沫后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就像股指当年从历史高点下跌一样。当然,近期股指暴跌的原因,还有诸如个股估值已高、新股发行与上市提速、大小非疯狂减持等。

    以4万亿投资计划的公布为契机,以央行大幅释放的流动性为保障,以市场制造的财富效应为基础,一轮强劲的反弹行情应运而生。应该说,这是一轮主要由流动性支撑着的行情,没有宏观经济复苏为引导,没有上市公司业绩的回升,没有来自基本面的支持,仅仅只是在政策的庇护下,股指才完成了超过一倍的上涨。

    然而,毕竟是“人造牛市”,当下半年的信贷资金无法像上半年那样再度放大时,也就意味着股市失去信贷资金的推动力,而其本身的风险则无形中放大了。因此,对于近期股市的暴跌,其实早就埋下了伏笔。

    还在股指冲击3000点的时候,笔者在《每日经济新闻》发表了《“人造牛市”能“牛”多远?》一文,从市场基本面、供求关系、机构之间的矛盾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投资者千万不要被所谓的牛市忽悠了”,更何况还是“技术上的牛市”。然而,市场上立即就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并且还有人将其时的“牛市”与“糖水西瓜”挂上了钩。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此轮所谓  “牛市”的基础是多么的脆弱,竟然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市场的暴跌是在为此前的  “人造牛市”还债。在所有的板块包括披“星”戴“帽”一簇都遭遇爆炒之后,价值的回归已成必然。更何况,在央行货币政策“微调”之后,股市更像如同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

    其实,此轮“人造牛市”的产生并非没有原因。首先,经过去年的暴跌之后,投资者亏损严重,市场人心思涨,需要一波行情来抚慰曾经的伤痛;其次,在高层纷纷出台刺激经济措施的背景下,市场必然会作出一定程度上的反应;其三,出于保增长、保GDP等的目的,需要资本市场在直接融资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而要重启IPO,需要股指攀上一定的点位以及一定的市场环境。因此,才有了信贷资金隐蔽入市(虽然数额是多少存在争议),才有了市场上形形色色的疯狂投机出现。

    暴跌已经产生,“狼”真的来了的时候,相关部门的维稳、证监会加速批发新基金等措施又出现了。笔者以为,在市场趋势基本明朗,基金等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几乎“弹尽粮绝”的背景下,发新基金也好,口头维稳也好,在提升场内投资者持股信心的同时,事实上也是在号召更多的中小投资者去“堵枪眼”。另外,诸多机构投资者仍然继续唱多市场,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曾经的“人造牛市”在造就了市场短暂辉煌的同时,留给市场的却是  “一地鸡毛”,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更多的反思。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820/2009082002250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