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8月20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印度外交部长克里希纳17日公开宣布,印度将独自开发同中国存在争议的所谓“阿鲁纳恰尔邦”。这一计划较之前“拟与亚洲开发银行共同实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一种完全挑衅性的表态。但就是这样一个计划,却被中方理解为“中国外交的胜利”。
印度外长克里西纳称,这是印度政府“故意做出的一项决定”,并表示“我们完全有把握用自己的资金来解决问题。”
印度最终放弃了寻求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资助,只是投资形式发生了些微的变化,即对同中国存在争议的所谓“阿鲁纳恰尔邦”进行开发由原来的“合资”变成了更加公开性、合法性的独资。也即,其非法占有或侵略之手段由原来的“欲借他人之手”,变成了“自己独吞”。从其行为目的的性质意义上说,事件是在升级,遑论“中国外交的胜利”。
估计是中国外交实在是失利的太多了,故此,随意检个“不痒不痛”的话题贴上个“胜利”的标签,以聊此自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