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汤之醇
古清生
自驾去考察武陵源中国大鲵,从北京出发,过武汉时,鄢萍电话里说,中午去她的福宴会所喝汤,见媒体朋友。鄢萍原在央视科技之光做主持人,后回武汉电视台,拍节目,办沙龙,现在建有福宴会所,在新华下路湖锦酒楼背后,一个纯粹的私人性质会所,只与朋友茶叙,品字画,赏古玩,然后喝汤。
武汉之汤名扬天下,常人皆知的,乃藕煨排骨。福宴会所的汤,直名称之肉汤。我想,肉汤总是很好的,然肉要炖出好汤,终归得拿出一些真知见灼的手艺,盖武汉人,居于长江、汉水、东湖之滨,实在是一座汤城。
我将速腾直接开到福宴会所的小院,登上二层小楼,坐定,还有《长江日报》旅游周刊主编肖列前来。照例先饮茶,说起去考察武陵源中国大鲵的话题。我对武陵源的了解,唯20年前去索溪峪小居二周,余者多是读沈从文的湘西,搁之于心,一直不能放下,今去武陵源,我把行程定在二万公里,将武陵源区域之生态好生观赏。实际上鄢萍一直想去那里拍纪录片,可惜为俗务不能行进,凡中国人,谁不想将武陵源走个透澈?
不时上汤了,每人一盅,果然肉汤,以汤勺在盅内搅之,皆麻将骰子般大小肉块,或曰肉丁,它以砂罐文火细炖6小时,配料有生姜二片,精盐小勺,余者有之何物,鄢萍也不愿透释。便喝,的确是有久长的时间没有喝到纯肉之汤了,京华的汤馆不计其数,还有神农架清炖之土鸡汤。道是纯粹的肉汤,在饮之第二口时,其悠然的肉味缓缓弥漫,浓醇宽厚,又有清风道骨之直冽,这当然得之于未佐入复合性的配料,慢慢地喝着,谈些行旅的经验,我以为国人与之欧美人相比,人文素养方面缺失的是大旅行的经历,比如洛阳人未走出洛水时,一定认为其杂肝汤天下第一汤呢。
然而,此肉也非凡物,是取之于湖北红安天台山上农家独养之黑毛猪肉,那里香山湖与艾河谷皆美不不输天堂寨,原本也叫黄安,出得诸多将军之后,易名之红安,却令人忘淡此地风物之美。我因要驾车走,未饮酒,以茶代之,桌上另有烧红安鸡块,清江小鱼和子姜芽,全然都是美丽的山水之物,也一并纳入味觉。
觉得取之福汤,甚好。福也是如此的质朴平和,以俗念拆字之法解了,不过是一个布衣的一口田,构成了这个福字。平和而纯粹的日子,一盅肉汤,乃民之所念,无论像我的出走,还是诸友居之于市井的守候,人生岁月里的一些牵挂与忆念,都悉数可归之于一个福字。福字是渊明师的淡定与平和,此番路途遥遥,也要去到渊明师的桃源,所以饮了这一盅汤,我和肖列都有甘畅之感。再问之,厨师也系来自天台山的乡土厨师,未受时下的正式烹饪训练,甚幸,还有没有被烹饪教科书格式化的厨师,也就恰好炖出了这一盅祝福之汤,彼此生存平安罢,夫复何求?
在福宴会所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