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一票否决”不能当“筐”而应作“枪”


    沈阳市正在实施2009年街巷路和老旧小区道路改造工程,现在一期工程已经竣工,二期即将启动,这一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生工程引起了百姓的特别关注。(2009年8月19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辽宁日报》) 

    记者调查发现,沈阳市小巷工程是否达标百姓有权“一票否决”,而且这种“一票否决”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始终,修哪条路市民说了算,市民监督员“当场解剖”检查监督施工质量,居民代表满意并签字后才给施工方钱。 

    背街后巷等小区道路改造,看似不起眼的小工程,却是关乎千家万户行路问题的大民生。而要将该工程办成“群众满意”工程,就必须始终尊重民意、吸纳民声、凝聚民力、汇聚民心,在每一个环节都执行群众“一票否决”。这正是沈阳市正在实施的2009年街巷路和老旧小区道路改造工程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启发和启迪。 

    当然,“一票否决”这个词,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在大小文件、大小会议、大小领导讲话中,我们总能见到、听到“一票否决”的字眼。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少数地方、个别部门、一些领导,已经将“一票否决”当成了“筐”,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提到某项工作、工程的重要性时,总喜欢来个“一票否决”,而真正当工作完不成、工程没达标时,又根本没有执行真正意义上的“一票否决”,导致屡屡出现工作拖拉、工程豆腐渣等等不该发生的情况。 

    把“一票否决”当成“筐”,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我们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着作风不实、工作不细、惩戒不严的倾向或弊端,或者说口头指挥的多、真抓实干的少,尤其是真正发挥民主集中制或实现群众监督权的少,常常以个人爱好来安排工作、布置任务、传递责任,看似很重视、很认真、很严肃,但是实质上还是“一人说了算”或“想当然”,并没有真正地加以落实、将工作做实,作风漂浮而不深、不细、不实,甚至出现强奸民意、架空民声的假大空等不正常现象。 

    制订或实行“一票否决”的本意是为了加强监督、强化监管。但是,把“一票否决”当成“筐”,自然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约束力、监督力,容易纵容、助长一些党员干部弄虚作假、好大喜功、追求个人政绩的不良倾向或不正之风,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破坏,给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伤害。 

    因此,必须强化“一票否决”的执行力和影响力。只要是涉及民生的事情、工程、项目,都必须充分尊重民众的意见,始终以群众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答应不答应、欢迎不欢迎、理解不理解、接受不接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领导干部要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群众“一票否决”不是放在嘴上唱的高调,而是应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一条原则和方法,必须贯穿到工作的每一细节、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关节,时时处处尊重和吸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群众讲得上话、讲话管用,进而帮助改进我们的工作、完善我们的制度,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措施、工作决策能够更加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而彰显党的先进性。 

    而要真正发挥“一票否决”的作用,必须坚持做到“一票否决”管用、能用、会用,将之作为能看也能用的真“枪”,而且要“枪”到敌亡、“枪”挑鬼死,而不是嘻嘻哈哈、松松垮垮、可有可无、可重可轻。要通过“一票否决”真正让那些不合时宜、不合民意的人落马、事下马,从而保证各项工作按照正确的轨道进行、推行、施行、执行。 

    而党员干部要想提高工作水平、执政能力,不在群众“一票否决”问题上栽跟头、出纰漏、被枪击,必须始终要在政治上保持坚定性,在工作上增强全局性、前瞻性和连续性,不断提高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和水平;始终要情系百姓、执政为民,时刻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决策的第一信号,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幸福作为工作的第一任务,时刻把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解决问题的标准,做到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始终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在建设人才高地、推进自主创新、统筹城乡发展、优化人居环境等方面,不断挖掘新空间,构筑新平台,提高率先、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始终勤奋敬业,只争朝夕,绝不做混日子的昏官,绝不做怕担责任的“太平官”,绝不搞一团和气的“好人主义”,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始终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多做打基础的事情,多做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事情,多做有益于协调发展的事情;要始终以身作则,清正廉洁,带头执行好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不搞特殊化,管好自己的家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用好“一票否决”这杆“枪”,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满意,让人民群众放心,让人民群众舒心。



相关新闻: 

    沈阳市:工程是否达标百姓有权“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