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这样亵渎“文化”?
2009年08月21日东方早报刊登了题为《一代文化老人舒芜去世:因胡风事件背负骂名》的一篇文章。看到“一代文化老人”几个字,经过“反右”“文革”而且稍微还有是非感的中国人,心中就不可能好受。“文化”两字虽说早已被当代一些人,一再拿来作遮羞布,但也不能下贱到为舒某盖棺的地步啊!
人生在世,无论处境如何,做事总要有底线------不能卖国求荣,不能卖师卖友求荣。为人处事,没有底线。无异于蛇蝎。
南宋奸相秦桧的字,写得很秀气,可近千年过去了,中国人还都疼恨秦桧,就是因为秦桧出卖民族利益,做事没有中国人的底线。
写出过慷慨激昂诗篇“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的汪精卫,重庆磁器口之所以还有他的跪像,就是因为他在日寇侵华时,卖国求荣。严重突破了中国人的底线。
明末阮大铖所作传奇戏曲有《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等10种剧本。算得上明末的一个戏曲家。也算是一个文人了。但是他在民族危难之际,不仅降清,还为清兵带路,杀戮江浙一带的同胞。
刚被闫王爷招去的这个舒某,本是胡风的学生. 初登文坛时,得到胡风一再的帮助与提携.可是新中国成立后,竟然将胡风与自己私人之间十多年的信函,一段段择出,变成语录,分类上报到XX部的林默涵.1955年5月的一天,大报就加了编者案.在头版刊登了出来,引出了反胡风运动.并祸及中国文化政治多个领域数十年。
“温文尔雅”的孔老夫子,有时也骂人。《论语》中就有“始作俑者,无其后乎”的记述。将师友之间的私人信件,断章取义后做为反革命证据, 而检举揭发以邀功, 实在是开启了"反右","文革"20多年亲朋好友相互揭发的邪恶之门! 文革之后,世人痛定思痛,都将上世纪50年代称为道德沦丧初始,而道德败坏的始作俑者,不就是这个舒某吗?
俗话说,屎不扬不臭。遗臭者人死了,有人做点文章,也不奇怪。但是,象舒某这种没有做人底线,用自己的卑行恶迹,将自己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人,竟然被加上“一代文化老人”之美名。狗屎用“文化”来包裹,难道就不臭了吗?
将臭名昭著的舒某称之为“一代文化老人”,那么书法优秀的秦桧,不也可以称之为一代书法家?诗意慷慨的汪精卫,不也可以称之为一代诗人?为虎作伥的阮大铖,不也可以称之为一代戏曲家?
报纸要弘扬先进文化,弘扬民族正气。报纸做不到贬恶扬善,也不能肆意糟蹋文化。将臭气熏天的舒某,美其名为“一代文化老人”,既是混淆是非,也是糟蹋文化的行为。怪不得近年来社会上鄙视文化人呢!舒某这种臭名远扬者,都被称之为“一代文化老人”?文化人,还怎么能不令世人厌恶!文化加在这样一个卑鄙的家伙头上,真是文化的耻辱!
东方早报这篇文章堂而煌之的出现,可见“文化”被作贱到何种地步!如果连舒某这样的人,棺材上都盖上“一代文化老人”的谥号的话,“文化”两字也就太龌鹾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还是远离“文化”,都做文盲算了!
2009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