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和日丽的太平盛世,读书读到博士,进入上层社会,指点江山,意气风发,真是万人瞩目的时代骄子。可是,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他们的精英姿态、民主素养,要么成为笑柄,要么成为搅屎棍子,看看灾难中的台湾就知道了。
一场提早预报、准时来袭的莫拉克台风,以摧枯拉朽之势让南台湾陷入噩梦之中。从电视上看到房倒屋塌、村庄消失、桥梁尽毁,灾情大到出人意外,据说50年不遇。可是,台湾不是内陆,海岛孤悬,台风横扫,难道不是家常便饭?为什么竟毫无防备?
灾难发生后,以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博士为主组成的台湾执政团队的冷漠、迟缓和无能同样超出想象。哈佛的法学博士马英九在视察灾区时的不谙人情世故,简直就是幼稚园水平。在得知灾区一名女孩被埋两分钟救出后,他天真地说:“你能坚持憋气两分钟,你是怎么做到的?” 当民众哭诉父亲受灾而死,他说我的父亲也死了。一对母女哭诉见他何其难也,他答:“我不是过来了吗?你不是见到我了吗?你要我做什么?”一个男人握着他的手说:“我把选票投给你,为什么见不到你?” 他答:“他们没有告诉我,你要见我啊。”甚至在灾区,马英九当着所有人两度提及《中国时报》的报道,询问灾民:“政府在六龟救灾不力,真的这样吗?”“我早上打开报纸看到这消息,真的吓了一大跳!”作为三军统帅和最高领导人,这样说话真是令人窃笑。至于在新闻发布会连用“他们”指代灾民,把责任推到“他们不撤离”,更是引发社会强烈反弹。其他官员的表现也好不到哪里。灾区上百具尸骨未寒,邱正雄却委屈辩驳“我三天没回家,今天连早餐都没吃”;薛香川也纳闷“父亲节吃个饭有错吗?我岳父爱吃地瓜稀饭”,他竟然还打电话去call-in节目喊屈,一句“我们吃完马上走耶,拜托!”,成了经典的搞笑电话答铃声。满腹经纶的博士们连基本的人情都不懂,这样的官员有甚用?
这不能不让我们想到汶川地震中的温总理,不论是面对废墟下等待救援的孩子,还是站在废墟上面对采访的各国记者,他的每句话都以真诚和实在温暖了人心。这不能不让我们想到汶川地震中的军人、干部、共产党员、志愿者和受灾的大人孩子,他们的表现曾经多少次感动了中国人?
台湾蓝绿双方的精英们大灾当前首先考虑的是政党利益,而不是民众安危。灾害发生后,跟在马英九身边的不是救灾指挥部,而是年底县市长的候选人。谦谦君子马英九在水灾前线焦头烂额,不光要指挥三军救灾,四处向生者道歉、为死者烧香,还要忍受政敌的攻讦损毁。对于大陆反复上赶着给予的援助,犹犹豫豫、吞吞吐吐,不能果断决策,生怕被对手揪住小辫。当大陆提出援助唯一一架民用大型直升机时,马英九当局宁可邀请美军直升机,也不能“沾包”大陆。大陆上赶着赠送的1000套“组合屋”,这方还没装船启运,那边已经造谣“有毒”了,支援的工程技术人员更是迟迟不予放行,以至于面对图纸,他们三天才搭建了一个样板间,据说还不合格。当我在CCTV4“海峡两岸”节目里看到台湾的一个什么专家咬文嚼字地说:“大陆的组合屋我们检测如果没有问题,可以用一些啦”时,那一刻对台湾的“知识分子”印象彻底变样。
民进党在大灾中对国民党的“民主监督”也很可笑,恕不赘述。就在他们攻击马英九坐直升飞机视察灾情时,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慰问灾区住高雄五星级酒店也被曝光。说到底,这些只会清谈、玩嘴的博士,无论男女、无论蓝绿,真真是银样蜡头枪。倒是热心肠、肯吃苦、有干劲、富激情的前演员、患过肝癌的高金素梅,更让我们尊敬。
台湾老乡
(去年汶川地震时,“在日本休假”的凤凰卫视著名女记者闾邱露薇曾在第一时间撰文质疑灾区的豆腐渣工程,认为人祸大于天灾。后来还当面质问温总理,总理当时的答复是:你的问题以后答复。为什么?大灾当前,救命第一。这次台风扫过,南台湾崩塌桥梁就达100多座,闾邱在写台湾的风灾时,并没有质疑豆腐渣,而是盛赞台湾的民主意识在灾难中的表现。这样的记者,双重标准不必说了,纯粹也是在给人添乱。新闻自由不是信口开河,公民自由也在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之内)
博士的无用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