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承德避暑山庄游记


8月22日,周六,上午驱车从北京市区去承德避暑山庄,全程231公里,可惜中间一段还没通高速,还是国道。10点左右过京承高速收费站,堵车啊。好不容易过了,还没开一会儿就到密云东了下高速。中间这段70公里的国道开了近2个小时,一路大货车不少。一直以为北方比较干燥,出古北口长城后应该是风沙较多,没想到一路上草木郁郁葱葱,还真有点南方的感觉。终于上了巴克什营收费站,承德段高速好开,车少,速度刻意快一点,下午1点多终于到承德了,入住天宝假日酒店后就直奔外八庙了。外八庙中的小布达拉宫还不错,我没去过拉萨,就当做游玩小布了,藏族的文化习俗有点特点。紧接着再去普宁寺,寺中千手千眼观音大佛甚为宏伟和壮观。

 

重头戏是周日白天的避暑山庄。一进去怎么感觉这么熟悉呢,全部下来感觉避暑山庄其实就是:故宫+颐和园,只是没有故宫和颐和园那么大,应该算是缩小版的。里面皇帝办公和起居的地方都比较简单简洁,不刻意讲究,体现了康熙皇帝节约节俭的思路。里面居然有一块面积较大的草原,难道山庄里面也开展军事训练,即便有,也是小型训练场。但也看出大清皇帝在重视文治的同时,也没放松武备。

 

最让我体会深刻的是,为什么康熙大帝要打造承德避暑山庄这个行宫呢,其背后的确是深谋远虑。满族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入主中原后战斗力下降。承德以北的木兰围场,是校阅骑兵的草原。按照现在的说法,应该是分期分批地把部队拉到木兰围场检阅一下,开展“大练兵运动”,推动部队战斗力的提升。因此承德避暑山庄其实是皇帝阅兵的行宫。承德离蒙古草原很近,大清皇帝每年在这里驻扎3-4月,也有巩固北方边防的政治考虑。康熙大帝的文武双全和德艺双馨,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现在说说承德市。这是一个干净和整洁的山城,没有南方县级市那样的喧嚣和热闹,比较井井有条,也很干净。印象中比较干净的城市,北京、上海和厦门,这是我比较欣赏的3个城市。晚上9点半上街溜达,居然大多数商铺都没营业了,而晚上9点半,在南方,“夜晚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承德市区没几条街道,一会儿就溜达了差不多半个市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