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本充足率主导近期市场走向


                     银行资本充足率主导近期市场走向

韩和元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今天的头条我们把它给了:浦发银行定向增发150亿A股申请获证监会批准这条新闻。

正如我们在2009-8-17的文章《成也银行,败或也银行》里所的研判http://www.chinavalue.net/Blog/BlogThread.aspx?EntryId=191028:“对于近期资本市场,最大的变量因素我们认为将来源于银行,原因在于资本充足率影响资本市场流动性。

表现在两方面:

一、为了有效与巴塞尔新协议对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银行在短期内贷款趋紧,毕竟缩小总额是抵御资本充足率下滑的最直接和有效的工具,此举会导致近期银行新增贷款呈现收缩态势。短期内对银行业而言监管之痛也是必然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也就意味着银行如前期那样大贷大放的格局将不再,毕竟放贷总额与资本充足率是相背离的。

二、为了满足巴塞尔相关协议,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之12%的底线也就意味着银行在当前情况下,不得不面临充实自有资本的问题。

我们知道商业银行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其中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东权益;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前期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四万亿投资的政策要求下,商业银行本身的风险意识降低,且其本身的资本构成不合理,在当前利差缩小的环境下,通过包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东权益等手段在内的内生性的手段来补充资本显然是不足的,而近期商业银行意图通过一次性发债来解决资本缺口。
  截至目前,已发行次级债(含混合资本债)2107亿元,这已达到去年全年724 亿元发行量的2.9 倍,但仅占已知次级债发行总量(包括已发与计划发行的次级债数量)的44%。至2011年底前,至少有2380亿元次级债待发行,其中估计今年下半年将要发行1000亿元。由于次级债主要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售卖,作为其中大资金持有者,银行间彼此交叉持有次级债问题将难以避免,进而引发系统性风险。而《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中规定,商业银行持有其他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券不得超过其核心资本的20%。更重要的是:各银行交叉持有,对整个银行体系来说,并没有增量资本进入,并没有达到增强整体风险抵御能力的目标。
  综此,我们认为银行通过IPO或增发配融资来提升核心资本的可能最大,这又将从根本上改变资本市场本身的供需结构,进而再影响资本市场。”

今日的:浦发银行定向增发150亿A股申请获证监会批准这条新闻验证了我们的判断,随着浦发的定向增发,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在日后将有更多的银行为达到资本充足率而不得不收缩信贷,同时亦将会有更多的银行象浦发一样,走上增发配甚至于IPO的路子。正是基于上述论述,我们认为近期A股市场最大的下行风险来源于银行。

 

     另:昨日国际油价冲高回落 大幅下跌2.44美元,看来成品油价格上调要成泡影,昨日欢喜却要在今天成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