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切实加强价格监管,努力稳定重要商品价格,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要,为建国六十周年庆典营造和谐稳定的价格环境。
近日,广泛风传的“肉、蛋价格上升增加通胀预期”分析预测声音终于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于是“稳定重要商品价格,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要”、“为建国六十周年庆典营造和谐稳定的价格环境”成了又一个新的政治口号。
半年内注入7万多亿流动性,带动地方资本扩张超过十多万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经济泡沫将再一词被强行吹起。经济泡沫吹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以固定资产价格上升将刺激大面积商品价格,包括广泛的生活日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将“水涨船高”跟风涨价。这是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市场经济规律。难道就这样一个规律我们的有关部门都不明白吗?而且在进行“半年内投入7万多亿”的决策过程和实施过程中就完全没有想到吗?
何况在资产价格上升的驱动下,而出现的农副产品市场提价现象是一种完全的市场供需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控制猪肉不提价,鸡蛋不提价,名义上是在“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实则是在剥夺基层群众“市场经济红利”,人为压制群众基本的收入,人为制造价格不对称的恶性现象——工业品、资产价格、非农行业工资等均允许提价,唯独与农民、与基层群众收入有关的商品要加强控制。
何况,针对于国家经济成分中垄断性行业及其商品确实是需要监管和控制的,而从未看见过相关的监管和控制效果,从某种角度理解,所谓的行使市场价格监管职能的各级国资委和物价监管部门及其地方政府正是新一轮通胀预期的制造者,如,很明显房地产市场价格,为什么就监管不了?是不愿意监管,还是不能监管?
该监管的得不到切实的监管,不该监管的却在高喊监管,敢问政府决策层居心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