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09年6月30日,中国网站数量为306.1万个,尽管数量庞大,但大部分并没有盈利,经济危机的蔓延更加剧了以广告为主的网站收入恶化,除了广告,互联网是否还有其他新的商业模式和增长点?由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长尾理论”让站长们兴奋不已,长尾也就逐渐被套用到互联网的各个领域,并把“沉睡”已久的“微支付”模式唤醒,互联网的微支付时代渐露雏形!
卷土重来
在互联网商业模式成型时便出现“微支付”概念,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小额资金支付的网络支付模式。如网站为用户提供搜索服务、下载一段音乐、购买电子书籍、购买虚拟货币等电子商务交易,所涉及支付费用从几分钱到几十元钱不等
但在那时并未实现,由于当时网络还未普及,网民规模不大,而且互联网创业门槛高,中小企业数量较少,互联网市场规模小。上世纪90年代,FirstVirtual、CyberCash和DigiCash等公司都曾尝试过为互联网小额大批量交易提供便利,但均以失败告终;本世纪初,BitPass和Peppercoin再次进行了尝试,也始终未见其发展壮大。
随着互联网技术、模式和市场的不断成熟,网民规模、普及率大增以及互联网上创业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微支付模式卷土重来,逐渐被用到各种网络应用中,并获得众多互联网企业的认可,成为互联网非常重要的新商业模式。
主流产品
微支付其实就是长尾理论的运用,通过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或者个人在互联网微支付平台进行频繁而且金额极小的商品交易,从而把足够长的尾巴集聚起来创造惊人的交易量和利润。
据此,微支付以其不可抗拒的优势逐渐应用到各种网络产品当中,包括以下主要产品:网络新闻、网络书刊等的信息产品;网络游戏、虚拟社区等的虚拟产品;软件应用、数字音乐视频等的数字产品。
信息产品占据互联网的大多数,但是大部分只是产品却不是商品,因为他们并没有进行等价交换。互联网的特点是可复制、聚合、共享等,因此信息产品除非很有价值,否则都免费,有价值的东西毕竟较少,免费便占了大多数。尽管如此,信息产品的收费仍有众多可开发的增长点。
目前各大传统报社基本都有自己的网络版报纸,出版社考虑为减轻对不断下降的广告收入依赖,优化盈利方式,减轻经营风险,希望通过简单方便的小额支付系统对网络新闻内容收费。今年5月10日,新闻集团宣布计划于今年秋季推出针对《华尔街日报》网站个别文章和高级订阅内容的微支付服务,成为目前少数在网络上收费的内容网站。但是此模式果真行得通吗?在美国或许可以实现,但是在国内,免费已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要改掉习惯恐怕还需较长时日。
中文起点网是盛大旗下的一个原创文学网站,每千字2—3分钱,很多人不会在乎花这么点钱去看其原创连载小说,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小说与盛大的游戏一样会让人“上瘾”,减少了消费者付款的阻力。而《创业家》、《中国企业家》等专业期刊的网络版以其价值极高的内容吸引读者下单购买,只需3元就可得到发行价20块的《创业家》电子版,对于其针对的高端受众来说,几块钱算不了什么。
另外,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电子书下载等信息产品都有进行微支付经营,但数量还是比较少,如果要进行大范围展开,则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网络上免费的信息资讯很多,如何改变消费者免费的习惯花钱去看呢?二是收费的信息是否有价值,值得花钱?三是否有一个单击即可支付的微支付系统?
销售虚拟产品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企业收入的重要来源,其中以游戏为主,以产品销售的微支付模式打造出来的网络新秀:腾讯、盛大、网易等属此类。游戏能够让人“上瘾”,通过不断升级闯关,获得成就感,而网络游戏商通过包时或者卖道具收取用户几毛钱,如此积聚成大量交易额,08年仅盛大休闲游戏业务的净营业收入达4.41亿元人民币。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近年出现的虚拟社区也开始尝试虚拟产品收费,当前最热门的SNS网站——Facebook,用户通过微支付系统在Facebook网站内兑换“信用币”,并用它来购买虚拟物品,以此摆脱单一的广告收费。而最近国内众多社交网站也开始对组件收费。如人人网送一件“生日礼物”需要2元,在千橡开心网的“阳光牧场”种植一株牡丹需要花费3.2元。在现实中买不到房子汽车,但是可以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里花几十块钱买得到。这种收费方式是否会被用户接受,微支付模式是否成为SNS盈利的突破口,如今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是有一个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这样的尝试,单靠广告,大部分SNS网站都活不下来。
前不久美国市场调查机构Strategy Analytics预测:在2009-2015年期间,全球社交虚拟世界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3%,虚拟世界的总收入中约有86%的份额来自于微交易。
数字产品包括软件应用、数字音乐、网络电影、网络电视等,由于其可复制性以及边际成本趋于零,其频繁的大量交易,尽管是小额支付,也能带来巨额销售量和利润。iTunes是数字产品中成功运用微支付模式经营的典型,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NPD Group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苹果iTunes音乐商店以25%的市场份额高居美国音乐市场榜首,iTunes还占据了69%的美国数字音乐市场份额。iTunes每首歌曲售价69美分、99美分和1.29美元三种,在08年6月份歌曲销售就突破50亿大关。
微支付条件
从以上主流产品应用中,我们可以看出微支付主要有以下特点:交易额小,交易成本低,交易频率高,结算方便快捷等。因此要实现微支付则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消费者知识产权意识和商业意识增强,足以让大家认识到只要是商品就应该有偿使用,并作出购买行为。目前用户习惯“免费”,同时盗版风行,若要改变,还需时日;二、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内容是核心,需求是前提,量大才能积小成多,才能盈利并继续经营;三、微支付系统实现一点击即可支付,操作简单,无需过多步骤。
三种支付模式
微支付系统的关键环节是通过某个渠道进行交易双方的资金流通,目前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微支付交易,这也是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都有采用的主要支付模式:个人网上银行支付、移动及电信运营商手机支付、第三方合作支付。
个人网上银行支付,用户可直接利用银行网络进行支付,但使用起来却很不方便,需要安装证书,输入口令等繁杂步骤,显然违背了微支付系统“单击就可支付”,操作简单的前提,因此这不可能成为微支付的主要模式。
移动及电信运营商手机支付,网站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用户可通过扣除手机预存话费支付小额资金,获取相应服务,然后商家与运营商分成。比如:网易邮箱手机服务,若忘记密码可支付一元钱通过手机找回,预付费开通手机版旺旺,手机支付QQ会员费用等。由于手机用户覆盖范围大,支付操作方便,目前在互联网中使用范围非常广,交易额比较大,据腾讯第二季度财务报告显示,2009上半年移动及电信增值服务收入达到9.0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45.2%。
第三方合作支付,借助第三方支付商为交易双方提供电子现金兑换交易清算,交易双方均在第三方支付商提供的平台上开通帐户,买方通过银行往自己帐户中充值后可以任意支付使用,卖方可以把自己帐户中收到的电子现金提现到收单银行帐户。由于第三方支付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安全,成本也很低,可任意支付,所以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就目前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用户数超过2亿,日均交易额达7亿元,是当前国内最主要第三方支付商。随着在互联网上全面铺开,用户使用进入成熟阶段,第三方支付将成为微支付的最主要支付模式。
此外,为了使消费者能够更加方便的消费,网站会针对消费者开发自己的站内微支付系统,与以上三种支付端口衔接。如:读者要在“起点中文网”上看小说,则可先通过网上银行、手机或者盛大互动娱乐卡向自己的起点中文网账号充值,进入到网站的微支付系统中,变成“点币”(1点币=1分钱),读者若订阅一篇收费的小说则扣除相应点币,扣完再充值。无论是盛大的点券,腾讯的Q币,还是开心网的开心币,都采用这种目前互联网上比较流行的微支付方式。
按需消费
随着互联网不断的发展深入,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信息平台,更重要的是一个集生产开发、销售、交易结算等于一体的电子商务系统。由于互联网有储存海量信息,跨越时空,实现资源,成本低等优势,使得在互联网上生产和交易上的大多数产品的边际成本趋于零,大幅地降低了价格,产生众多小额支付产品。尽管目前还有很多免费产品,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盈利盈利则很难维持下去。笔者认为产品应该拿来交换,并且应该是有偿使用。
目前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从收费方式上分主要有四种:网络广告,产品销售,电信增值,会员注册;从付费对象分:广告商付费和消费者付费;从付费金额大小分:宏支付和微支付。
当前广告主投放网络广告的宏支付是大部分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网络广告是把传统而成熟的传统媒体收入模式搬到网上,网站通过大量免费的内容吸引注意力,然后卖给广告商。但是当经济萧条来临时,广告商大幅压缩预算,网络广告便立即萎缩。新浪主要以品牌广告为支柱,根据09年新浪第一季度财报告显示,广告收入的减少直接导致整个收入跌近30%,利润跌近60%。
既然靠广告盈利为主的风险较大,为获取持续、稳定的收入,互联网企业需尝试多种盈利模式,追溯源头,只有把具有独特优势的产品量化,让消费者按需消费。
主要以产品销售的微支付模式打造出来的网络新秀:腾讯、盛大、网易等,都基本上以游戏或SP作为自己的主要收入来源,通过销售游戏币、虚拟装饰等虚拟产品,收取小额资金,当付费用户量大了以后收入则非常可观。比如:为自己的QQ形象换一套衣服需要付2个Q币即2元给腾讯,花4毛钱给网易可以玩《梦幻西游》一个小时。09上半年,尽管经济低迷,广告主实行严格的预算控制,网络广告业务则受到负面影响。但腾讯以用户付费为基础的互联网和移动增值服务使得其总收入达53.828亿元 同比增长77.5%。
资料来源:
截至2009年6月30日腾讯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未经审核综合业绩报告
截至2008年12月31日盛大第四季度兼全年未经审计之合并财务报告
截至2009年3月31日的新浪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年7月)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NPDGroup发布的统计数据(这个统计数字仅涉及美国市场),
起点中文网、腾讯网、创业家网、盛大游戏
“微支付”时代渐露雏形
评论
2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