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昨日相关网站结合深沪两市的暴跌,究其原因,是“A50”如期击垮A
股大盘所致。为此,笔者在网站上搜索相关资料,以对新华富时“A50”交割
日进一步的了解,回答读者的什么是新华富时“A50”?新华富时“A50”
对深沪两市有什么影响?遇到新华富时“A50”时间周期应该如何应对等等?
关于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推出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是新加坡交易所专门为中国国内投资者和QFII合格境外投资者而设计的,将通过电子交易平台“SGXQUEST”进行,以美元标价进行交易结算。新华富时中国A50指数包含了中国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其总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35%,许多国际投资者把这一指数看作是衡量中国市场的精确指标。
新华富时A50指数介绍:新华富时A50指数是新华富时指数有限公司编制的由中国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50家龙头股构成的股票指数,占了中国A股市场35%左右的市值,极具代表性。该指数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交易,是国际投资机构唯一可以在海外直接投资以中国股票为标的的指数。同时,在新加坡交易所交易的还有以这个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路透数据显示,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是在一年中的3、6、9、12月以及这些月份其后的两个延展月的倒数第二个工作日为交割日期,也就是说2、3、5、6、8、9、11、12月,每个月份的倒数第二个工作日是其交割日。
1、“A50”如期击垮A股大盘
被市场遗忘的新华富时“A50”交割日“魔咒”再次受到市场的关注。众所周知,目前海外对冲基金不能直接进入A股市场,但近两年来加大了对新华富时“A50”的“控制”,通过杠杆交易手段,间接打压A股指数并同时在新华富指数上卖空获利。市场猜测“A50” 正是暴跌的罪魁祸首。
2、新华富时“A50”交割日魔咒又到 周五大盘添变数
近期A股市场走势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期货味道,“7·29”、“8·12”、“8·17”、“8·19”,4次暴跌神鬼莫测,上周“8·17”暴跌沪指惨跌5.79%,创年内单日最大跌幅;“8·19”暴跌击破重要支撑位2800点,次日又报复性反弹,沪指大涨4.52%,创半年内单日最大涨幅。>>金鼎贾天力在线答疑解盘
市场每次阶段性上涨与暴跌,均不是单一的力量决定的。被市场遗忘的新华富时“A50”交割日“魔咒”再次受到市场的关注。那么,国内投资者就要问,什么是新华富时“A50”?这得从新华富时“A50”的前世今生或起。众所周知,目前海外对冲基金不能直接进入A股市场,但近两年来加大了对新华富时“A50”的“控制”,通过杠杆交易手段,间接打压A股指数并同时在新华富指数上卖空获利。
8月28日,也就是明日,将是新华富时A50交割日。那么这天A股会再次产生诡异的暴跌吗?
安信证券分析师邓雨春认为,有确定数据显示出在上述A股单日暴跌中,国内的部分股票基金与社保资金是"空军司令",但也不排除国际游资卖空新华富时"A50"。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投资者警惕。大盘自3478点累计下跌达到20%时,又有3只QFII基金获批,同时老的QFII资金仍在逆市买入上证50成份股。试想,8月底正是新大盘股中国北车发行的档期,而新华富时“A50”8月合约持仓空单仍占据优势,所以不排除国际对冲基金再次通过向QFII融券并砸盘A股,以确保其在新华富时“A50”8月合约持有的空单能巨大获利--如果预测实现,新华富时“A50”8月合约每手持有空单将获利近6万美元。
新华富时A50指数是新华富时指数有限公司编制的由中国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50家龙头股构成的股票指数,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交易,是国际投资机构唯一可以在海外直接投资以中国股票为标的的指数。同时,在新加坡交易所交易的还有以这个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
简言之,新华富时A50指数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交易的,主要为QFII资金操作的金融衍生产品,以对冲在中国国内的投资。
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是在一年中的3、6、9、12月以及这些月份其后的两个延展月的倒数第二个工作日为交割日期,也就是说每年的2、3、5、6、8、9、11、12月,每个月份的倒数第二个工作日是其交割日。
由于海外对冲基金还不能直接进入A股市场,而与中国股票挂钩的只有该指数期货,每到交割日前期,海外对冲基金一方面卖空这个指数,另一方面向QFII融券;交割日当天再卖出向QFII融券的这些股票,打压国内A股指数,同时在新华富时指数的卖空交易上获利。是否会发生大跌还要看在该交割日,持仓敞口是不是很大,如果很大就说明有很多资金都在对赌这一天的指数波动,那么发生大跌的可能性就很大。反之亦然。
从历史情况来看,A股历史上有名的2007年的“2·27”、“5·30”、“6·28”暴跌都与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远期合约到期交割日吻合,比如2007年“5·30”暴跌恰是重大政策和指数期货交割“配合”得天衣无缝的结果:5月30日凌晨,财政部宣布印花税上调至千分之三,国内投资者当时无法交易,国际投资者却利用时间差大幅卖空新华富时指数。
据统计,7月15日,沪深两市大宗交易市场上共47只大蓝筹股现身,成交总额高达13.46亿元,沪市卖方主力为国泰君安证券总部,而买方主力为中金公司旗下的两家营业部。其中23只个股成交价高于二级市场收盘价,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溢价交易较为罕见,中国远洋(601919.SH)的溢价率最高,达到8%。而这已是QFII自2008年11月6日以来的第七次了。
业内人士分析,这是QFII之间对新华富时A50指数基金(下称“A50基金”)业务的调仓行为。随着本次相关QFII之间调仓的完成,荷兰银行成为A50基金的第一大持有人。鉴于以往多次类似行为均发生在A股市场较为敏感时期,而目前A股市场又估值高企,所以本次的调仓行为引起多方关注。
在QFII大规模进行蓝筹股交易的背后,是QFII之间对A50基金的调仓动作。上海某大型券商金融衍生产品部交易员分析,很多QFII是A50基金的持有人,他们通过在境外买卖一定比例指数基金成份股份额,再通过A股市场中的关联QFII,根据其基金条约在A股市场买入或卖出基金份额对应的股票市值,以对冲风险,从而达到套利目的,所以QFII每次大规模进行蓝筹股交易后,A50基金持有人的座次都有所变化。此次交易也不例外。截至7月15日,荷兰银行以16.3%的份额成为第一大持有人,香港汇丰银行以14.5%的份额位居第二,花旗环球以14.1%的份额屈居第三。由于A50基金不直接持有A股,而是由在沪深及香港市场均有交易资格的QFII来买卖相关股票,目前有花旗等多家QFII作为连接产品的发行机构。花旗环球原是排行第一的持有人,但份额已由2008年12月初的54.4%降到3月份时的20%左右,再降到目前的14.1%。
由于QFII之间的数次大规模大宗交易的个股恰好与A50基金的成份股相吻合。所以市场人士纷纷联想到境外指数基金是否会通过QFII间接影响A股。
市场之前已有了太多的巧合了。如2007年的“2·27”大跌,大盘在前几日连创新高之后,突然下跌8.84%,创下10年来的单日最大跌幅,当日正是A50指数期货远期合约到期交割日。而“5·30”大跌亦是重大政策发布和指数期货交割相结合的时点。
曾就职于上海某券商QFII交易室的人士介绍,A50指数期货在每年的2、3、5、6、8、9、11、12月的倒数第二个工作日进行交割。
但亦有人士对此持异议,上述某券商金融衍生部交易员就表示,QFII席位频繁进行大宗交易不能简单地看为QFII加仓或者撤退行为,更不能反映QFII对于未来市场多或空的看法,两者之间没有必然性,而所谓的A50交割魔咒也早已不那么灵验。
社科院最新发布报告指出,今年二季度外汇储备净增长1778亿美元,排除顺差、投资和汇率变动的影响,原因不明的外汇流入量高达879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都很可能是热钱。2007年舆论争谈热钱的景象,或又重现。
在经过去年一年的全球经济衰退之后,许多撤回其国家的资金,清楚意识到,当地的经济复苏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从数字来看,全球今年几乎唯一的经济亮点就在中国的统计数据之上。因此,只要是追逐短期超额收益的热钱,转了一圈“保家卫国”之后,还是要盯上中国市场。原因无他,除了破产清盘撤资的机构外,海外还有一大批投资公司呢!这些没有被金融海啸淹没的公司,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追逐超额回报的。
据统计表明,从今年4月份起,热钱呈现出加速流入内地的态势。6月份开始,流入速度已经达到自2002年起的最高点,并在7月份呈现出今年以来首次净流入的态势。这个时间点,也和美国股市的复苏同步。可以这么看,那些在美股护盘或者抄底的资金之中,又有部分积极地向中国市场拓展了。
至于这几个月以来热钱资金在中国的流行,不用说你也知道只能进入股市和房市。尤其是六七月份,绝大多数热钱都流向了股市。因为,很难想象,有热钱会进入制造业和小煤窑。同样,虽然铁路公路和基建项目效益很高,但是这些热钱突破所有制限制进入的办法显然也不多。
来自美国基金研究机构EPFR的统计显示,二季度QFII净流入中国股市资金规模创历史新高,主流QFII合计净流入36亿美元。而涌入中国的热钱规模更是庞大,据联合证券测算,包含QFII在内,二季度约有超过1200亿美元热钱涌入中国,超越了2007年一季度732亿美元的历史高点。
3、新加坡A50基金,结算日为月末的倒数第二日 今日又逢新加坡A50股指期货结算日五千上方结算日效应会否再现
http://bbs.lady.163.com/bbs/ladyguanshui/147092117.html
在首批特别国债发行的消息下,昨日上证指数收于5109.43点,全日震幅近150点;深圳成指收于17443.19点,全日震幅超过600点。这是沪指在5000点上方的第一根阴线,而且全天股指仅仅翻红过十分钟。在这种敏感区域,今天又逢新加坡A50股指期货结算日,那么今年以来多次显现的“结算日效应”会否再度上演。徐可奇
从7月6日开始的此轮A股逼空行情令不少市场人士有些意外,从技术形态上看,沪指在4062点至5100点的区间内至今仍有四个缺口未被回补,尤其是在沪指一度触及5200点时,市场上的多空分歧明显加大,反映在盘面上就是指数宽幅震荡。尤其令不少市场人士敏感的是,今日又逢新加坡A50股指期货结算日,而今年以来的两次大级别调整“2·27”及“5·30”都是发生在新加坡A50股指期货结算日。
A50及H股期指预示偏空
在近日A股及香港的H股市场整体上扬的情况下,新加坡A50股指期货和H股指数期货这两个代表中国概念的股指期货却承受了很大的空头压力。据新加坡交易所的行情显示,A50股指期货主力8月合约未平仓数量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707手,而且是在A50指数上周五站上2万点,周一再创20648点的历史新高后出现了明显增仓。东方证券金融衍生品首席分析师高子剑分析,目前A50期货8月合约还是延续最近8个交易日的空方进场的趋势,在周一现货指数创新高后,持仓量并未减少,说明空方看空意图非常坚决。同样,H股指数周一再创新高,然而H股期指8月合约盘中却持续贴水,直到收盘才小幅升水。整体看来,8月合约以看空为主,而9月合约成交量放大到近3万手,但是9月合约的成交价相比8月合约贴水。综合分析,H股期指8月和9月合约都是偏空的,与现货指数创新高形成鲜明对比。
市场人士意见明显分歧
今天是8月的最后第二个交易日,又是新加坡A50股指期货的结算日,那这次会不会又出现大跌呢?市场人士对此分歧明显。东方证券的高子剑认为,A50股指期货主力8月合约700多手的持仓量相对偏小,不足以成为境外机构借道QFII额度及热钱渠道操纵A股的理由,但由于参与A50期货以QFII为主,他们的多空判断或许会对A股走势有一定的预示作用。此外,国内机构投资者如基金等持有的筹码已接近市场的四成,即使出于维护基金净值的考虑,也不会坐视投机资金砸盘。
但与高子剑的观点相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操盘手分析,A50股指期货虽然看似交易规模偏小,但那些投机资金可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将主战场移师“黑市暗盘”,也就是说多空双方不在交易所内进行期指等衍生品合约的交易,所以无法统计具体规模。近两日A股的宽幅震荡已经说明多空双方的争夺趋于白热化,在5000点至5200点的区间内反复较量,今天的行情对空头来说是最后的获胜机会,收市后随着A50股指期货主力8月合约到期结算,杠杆效应会令做空者蒙受巨大损失。
【链接】
今年以来的“结算日效应”
今年以来,A股指数逢A50股指期货结算日(每月倒数第二个交易日)屡次出现大跌,其中以“2·27”和“5·30”最为剧烈。有期货业专家分析,逢A50股指期货结算日时,投资者需要特别留意消息面及走势之间的“巧合”。
1月30日:当时沪指离3000点咫尺之遥,但从当日行情急转向下,一直下跌到2540点左右方才企稳,跌幅近500个点。当时市场上盛传的消息是罗杰斯看空A股。
2月27日:当时上证指数刚突破3000点,市场对后市行情普遍看好。但就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上证指数暴跌8.84%,市场一片惊愕。当时市场流传的消息是日元利差交易平仓盘诱发大跌,但实际上日本央行加息是在春节期间,但在A股节后开盘的首个交易日并未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3月29日:上证指数虽然微涨0.77%,但当天的走势却耐人寻味。当天上证指数一度摸高3273.73点,但随即遭到空头的沉重抛压后大幅下跌,收盘后在技术图形上留下一根带长上影线的日K线。
5月30日:上证指数暴跌6.50%,随后四个交易日内快速到达3400点的低位,总共5个交易日的最大跌幅近900点。当然当时影响力最大的消息是财政部当天凌晨突然宣布提高股票交易的印花税率。
6月28日,上证指数又大跌4.03%,最大跌幅超过200点。此轮下跌一直到3560点左右才企稳。
4、A股“8·28诅咒”应验
信息时报讯(记者陈永华)“8月28日暗藏杀机”,业内之前的预言一语成谶。昨天沪指下跌2.91%,深指下跌3.76%,市场个股再度一片惨绿。新股密集发行、老股扩大融资、权重股下挫等,都成了昨天指数下跌的因素。对于后市,机构普遍看法谨慎,认为后市或将再次探底,建议投资者轻仓观望。
“8·28诅咒”应验
据了解,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在每年的3月、5月、8月、9月、11月、12月,每个月份的倒数第二个工作日是其交割日。每次新加坡新华富时A50的交割日都会引起A股市场下跌,因此,市场此前曾有“8·28暗藏杀机”的预测。由于海外对冲基金无法直接进入A股市场,近两年通过加大了对新华富时A50的“控制”,间接打压A股指数。因此,市场有新华富时A50交割日,A股指数会下跌的“诅咒”。
据了解,8月底正是新大盘股中国北车发行的档期,而新华富时A508月合约持仓空单仍占据优势,所以业界猜测国际对冲基金再次通过向QFII融券并砸盘A股,以确保其在新华富时A508月合约持有的空单能巨大获利,每手持有空单将获利近6万美元。
昨天,市场也无法打破这一“诅咒”,变成“黑色星期五”,A股市场再度大跌,沪指下跌2.91%,报收2860点,深指下跌3.76%,报收11450点,两市成交2076亿元,比前一交易日交易量萎缩。本周累计下跌3.38%,连续第4周收阴,并失守5月线。
四大蓝筹板块轮番杀跌
IPO、增发、大小非解禁,近期市场股票供给似乎正快速扩容,市场的担忧也不绝于耳。昨天4只新股同时上市,加大了市场的“供血”需求。而昨天,权重股依然领跌,金融、地产、石油、钢铁四大蓝筹板块轮番杀跌。
由于油价上涨的预期落空,中石油、中石化分别下跌2%、5.21%,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跌幅均超过5%,中信证券、交通银行、招商银行跌幅均超过3%,万科A下跌4.39%,再度创下调整新低,逼近10元大关。
整体来看,两市8成多个股收跌,跌幅超过5%的个股220余只,非ST跌停个股4只。
对于后市的预期,机构看法相对谨慎,认为后市或将再次探底。
后市或再次探底
九鼎德盛表示,近期市场呈反复振荡整理态势,盘中股指走势反反复复,而且权重股走势低迷,股指尚未回补缺口后呈再次探底走势。近期市场中大盘股的再融资频现对市场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昨天的中阴线显示市场有再次探底的可能,预计股指在半年线区域仍有争夺,大盘振荡调整时间将延长。
广发证券认为,从大盘走势看,股指再探半年线已不可避免,在缺乏机构资金积极参与的情况下,股指击穿半年线仅是时间问题,因此,建议投资者谨慎投资,不要在牛熊切换之时“留在山顶站岗”。
国诚投资认为,大盘近几个交易日一直在3000点下方弱势振荡,无奈权重股走弱,冲关屡遭失败,而近期的题材股也于前个交易日集体退潮,市场一下显得上攻乏力,而下跌动能充足,稍有风吹草动市场马上急泻向下,所以目前市场风险还是没有排除,在题材股炒作匮乏的情况下,权重股如果不能有效举起反攻大旗,大盘再创出短期新低将在所难免。建议投资者多看少动,避免盲目操作。
5、新华富时“A50”魔咒还会重演吗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近期A股市场走势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期货味道,“7·29”、“8·12”、“8·17”、“8·19”,4次暴跌神秘莫测;“8·19”暴跌次日又报复性反弹。被市场遗忘的新华富时“A50”交割日“魔咒”再次受到市场的关注。
什么是新华富时“A50”?
新华富时A50指数是新华富时指数有限公司编制的由中国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50家龙头股构成的股票指数,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交易。同时还有以这个指数为标的的股指期货。主要为QFII资金操作的金融衍生产品,以对冲在中国国内的投资。
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是在一年中的3、6、9、12月以及这些月份其后的两个延展月的倒数第二个工作日为交割日期,也就是说每年的2、3、5、6、8、9、11、12月的倒数第二个工作日是其交割日。
由于海外对冲基金还不能直接进入A股市场,每到交割日前期,海外对冲基金一方面卖空这个指数,另一方面向QFII融券,在交割日当天卖出打压国内A股指数,并在新华富时A50指数的卖空交易上获利。
是否会发生大跌还要看在该交割日,持仓敞口是不是很大,如果很大就说明有很多资金都在对赌这一天的指数波动,那么发生大跌的可能性就很大。反之亦然。
从历史情况来看,A股历史上有名的2007年的“2·27”、“5·30”、“6·28”暴跌都与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远期合约到期交割日吻合,而2007年“5·30”暴跌,也恰是重大政策和指数期货交割相遇的结果。
QFII第七次大规模调仓引关注
据统计,7月15日,沪深两市大宗交易市场上共47只大蓝筹股现身,成交总额高达13.46亿元,沪市卖方主力为国泰君安证券总部,而买方主力为中金公司旗下的两家营业部(素有QFII大本营之称)。其中23只个股成交价高于二级市场收盘价,出现如此大规模的溢价交易较为罕见。而这已是QFII自2008年11月6日以来的第七次了。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QFII之间的数次大规模大宗交易的个股恰好与A50基金的成分股相吻合。市场人士纷纷联想到境外指数基金是否会通过QFII间接影响A股。因为市场之前已有了太多这样的巧合了。
但亦有人士对此持异议,某券商金融衍生部交易员就表示,QFII席位频繁进行大宗交易并不能反映QFII对于未来市场多或空的看法,而所谓的A50交割魔咒也早已不那么灵验。
今日(8月28日)是新华富时A50交割日。A股会再次产生诡异的暴跌吗?(和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