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草/雪绒花(玉珠峰10年之3)


    营地扎在海拔4200米的西大滩,距青藏铁路线2公里。
    自己带帐篷享受“单间”,没带帐篷的则两人一间。

    醒了,帐篷外传来叫声,似鸟鸣,天还未明,哪来的鸟叫?

    细辩听,声音细弱翠灵,是鸟鸣;还有低沉的隆隆声,嗯,那是青藏铁路上的运行列车的声响……

    进入营地第二天,适应训练,往返海拔4600米2号冰川末端。

    两个小时抵达冰川末端冰舌。

    第一次等雪山者由教练进行冰上器械操作训练;有经验者沿碎石坡继续上攀。攀到4800米位置,大刘堆玛尼堆,虔诚拜了三拜,藏传佛教式的。阴沉的天飘起小雪花。

    沿着冰水融化的溪水返营地。

    跳跃奔腾的溪水两侧绿色草甸子……

    昆仑山高原冻土层虽终年不化,但冻土层表面的草甸上却生长着青青的牧草。盛夏季节,草丛盛开着鲜艳夺目的野花。

    傻瓜机调到微距,对准岩石缝隙中盛开的花朵。

    蓝色的绿绒蒿、龙胆,紫红色红景天,白色点地梅……

    土壤贫瘠的缘故,草甸紧紧贴着地面,开的花都很小朵,却鲜艳夺目。感叹生命的顽强!

    在极为严酷自然环境下,仍然生存着奇花异卉。它们缩小自身的营养体,以适应不利的生存条件,却放大它们的花器,向外界展示其强大的生命力。野花颜色对其生存和繁殖十分重要。海拔高日照强,登山者必须涂抹防晒油免伤皮肤,而野花的色素可以阻碍过强紫外线;且鲜艳色彩吸引昆虫的关注,植物必须争取授粉机会。在夏天匆匆消失之前,这些柔弱的植物必须完成传宗接代。

    伴生点地梅的一簇簇绒绒的的小灰白花引起我的好奇,丝毫不起眼,却有点眼熟,头状花絮,排列成伞房花序,白色如白霜,极其朴实。哦,想起来了,莫不是火绒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学称“美头火绒草”,又称“雪绒花”。对中国人来说,知道这种植物还是电影《音乐之声》中一首歌曲“雪绒花”,老王这一代人对这首歌记忆忧新:雪绒花,雪绒花,清晨醒来看见它。一朵朵,小白花,洁白而无瑕。开不败的小白花,点缀祖国大地幸福无涯……

    据说,在奥地利,雪绒花象征着勇敢,因为野生的雪绒花生长在环境艰苦的高山上,常人难以得见其美丽容颜,见过雪绒花的人都是英雄。还据说,奥地利年轻人冒险,攀上陡峭的山崖,只为摘下一朵雪绒花献给自己的心上人,因为只有雪绒花才能代表为爱牺牲一切的决心。老王好奇这种花的真正魅力所在?

    第一次看到这雪绒花是2006年瑞士阿尔卑斯山的山涧花园,其貌不扬有些失望。在昆仑雪山玉珠峰脚下看到顽强生长的雪绒花却感亲切。雪绒花的花同叶子不细辩甚至区分不出来,厚厚的小叶片适合储藏水份,似白霜的物质是一层蜡质保护层,既克服干旱由防止水份蒸发,紧贴地面由减少强风的损害,获得既简单又明白。有自觉意识的人类反而是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呢?简单、朴实,不喧哗——雪绒花的生活准则。

    接近营地,空气弥漫肉香……

    队长交代营地大厨买了一只公羊,羊肉汤的香味。

    (注:火绒草,菊科火绒草属.,名薄雪草、老头草、老头艾、小矛香艾、火绒蒿、大头毛香、白艾、棉花团花等.藏药名:扎托巴、蒙药名孟根-阿给、海哥斯梭利。雪绒花约有40个种类,分布在亚洲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