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微软雅虎搜索广告交易


评微软雅虎搜索广告交易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席 陆首群

730微软与雅虎宣布达成网络搜索广告合作协议,国内外反应热烈,评论如潮。各种评论围绕着:微雅合作能否撼动谷歌在全球搜索广告市场的优势地位,或能否改变全球搜索广告市场的格局;微雅合作是互补、双赢,还是零和?!我想用新视角来考察微雅合作前景。

众所周知,互联网发展很快,今天互联网已成为:(1)计算环境,(2)信息网络,(3)文化海洋,(4)社交平台;互联网已经积累并正在生成浩瀚的信息、文化资源,为了掌控互联网资源,微谷都在奋力开发网络软件(技术、应用和服务),在网上全面对抗,爆发互联网资源与人气的争夺战:如电子邮件,谷歌为Gmail,微软为Hotmail;浏览器,谷歌为Chrome,微软为IE;搜索引擎,谷歌为Google Search,微软为Bing;搜索广告平台,谷歌为Adwords,微软为Adcenter;云计算信息存储,谷歌为GDrive,微软为Windows Live Sky Drive;网络操作系统,谷歌为Chrome OS,微软以Windows Live来应付;在线办公套件,谷歌为Google Docs,微软先以Office Live来应付,后拟推出Office Web Apps;在线应用服务平台,谷歌推出Google Apps(包括EmailIMCalendarOfficeWeb Design ToolsCoordinative Work Tools等),微软只有十分丰富的桌面应用服务平台(PC Apps),其在线应用尚不完整;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谷歌为AndroidLinux),微软为Windows Mobile;网络商店(手机应用程序商店),GoogleAndroid App Market,微软为Sky Market;上网本,谷歌将先后推出配置AndroidChorme OS操作系统的上网本,微软先后推出配置Windows XP(学生版)和Windows 7的上网本。

众所周知,在桌面平台上,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套件是微软的核心业务,也是其营收的主要来源(微软每年1/3营收来自办公套件,1/4多的营收来自Windows操作系统),现在谷歌依托网络平台进入微软核心业务领域向其挑战。谷歌开发的网络操作系统Chrome OSBill Gates认为Chrome OS实质上就是Linux)即将于今年年底推出,并获惠普、宏碁、联想、东芝、华硕、ARM支持,随后也获IntelDellAdobe等支持,微软一位主管对此曾不屑一顾,认为“其硬件兼容性不够、软件应用不足,将严重制约其发展”(我过去常讲,“桌面Linux”存在驱动与应用支持不足的软肋),最近微软CEO Steve Ballmer承认:“Chrome OS将威胁Windows”,说明微软有危机感。对于在线办公软件,微软在谷歌DOCS的紧迫下开始对文档在线存储Office Workplace大面积公测,发现诸如在文档在线编辑等环节上尚缺乏支持,微软被迫推出在线办公套件Office Web Apps,计划在2010年底发布。现在微软办公套件(桌面)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约85%左右,今后在谷歌等在线办公套件的冲击下,微软的优势能否保持?搞不好,其营收是否会江河日下?!值得微软深思。

     微谷网络之争谁胜谁负?尚待考察:

1. 微谷目前均致力于开发网络软件。前年微软首席战略官Craig Mundie在与我们交谈微软的发展战略时,他把发展“网络平台”作为微软的战略目标(不是全部)。从微谷目前在互联网上全面对抗来看,谷歌稍为主动,其推出的网络软件也稍占优势。必须指出,目前微谷及第三方开发的网络软件,从数量上看,与桌面软件差距尚大;从质量看,几乎所有基于网络的驱动和应用程序也都稍逊于“桌面”。只有网络软件发展壮大到足以与微软占优势的桌面软件相抗衡时,桌面平台才有可能转移到网络平台上来。

2. 谷微在开发网络软件时各有优势

谷歌开发的网络软件主要是开源软件,因此谷歌在开发过程中会得到开源社会的全面支持;谷歌也掌握开发网络软件良好的生成机制,在互联网上设置开放的网络平台(如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平台,Google Apps在线应用服务平台),鼓励第三方和用户在开放平台上为智能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或网络操作系统(Chrome OS)开发驱动和应用程序;谷歌的网络商店(Google Apps Market)还可为开源社区或第三方应用软件开发者提供经费补贴。

     微软开发的网络软件多为私有商业软件。但微软桌面软件有很大优势,也有传统的第三方合作者和健全的生态系统,微软要把相应软件从桌面平台移植到网络平台上来,可借鉴传统的技术和合作优势。

     至于微雅合作挑战谷歌,前景如何呢?

     搜索广告市场的拓展主要不在于搜索引擎的算法或技术,而在于搜索广告业务的模式。微雅合作,把雅虎的搜索引擎整合到微软的“必应”中,虽然可使新的搜索引擎在技术上得到强化或优化,但对市场影响不大;而在搜索广告业务模式上,虽然协议规定由雅虎负责微雅的大客户搜索广告业务,但由于微软负责技术基础架构,雅虎放弃自己的搜索广告平台(Panama),采用微软的Adcenter,对广告业务有针对性的用户资料也保存在微软的服务器上,这种营销模式,分工界面较为模糊,也有可能互相牵制,影响办事效率。另外微雅与谷歌就目前掌握的、引人关注的优质业务(作为搜索广告前提)来说,也还存在很大差距,有待努力赶超。

     谷歌把网络搜索广告看作自己的核心业务,其优势地位势在必保。

     众所周知,开源软件有免费与收费两种,对收费的开源软件来说,一般也采取“软件免费,服务收费”的模式;而在谷歌的网络平台上,开源软件也与其广告捆绑在一起,实行“软件免费,服务免费,广告收费”的模式。即向用户提供的软件和服务全免费,前提是从与用户无关的广告中收费。

     谷歌将挑战微软的核心业务:网络操作系统、在线办公软件,以及上网本、智能手机。谷歌提倡开放(开源、共享)、免费(软件、服务)的价值取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微软今天虽然在桌面平台上具有巨大优势,但如明天要转到网络平台上,仍需付出巨大努力;至于在其核心业务的竞争中能否胜出?能否抵御谷歌“开放、免费”的招术?难说!互联网大战,鹿死谁手?尚待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