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服务人民为荣
说一说:
你有过为别人服务的经历吗?
“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垅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这是中央电视台在2005年“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颁奖晚会上对李春燕——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的颁奖词。
李春燕,贵州从江县人,因积极抢救这个从出生到死亡只有八小时的婴儿被在当地的志愿者发现,公布在网上引起关注。
思考1:
你知道李春燕为什么不顾自己的危险,对婴儿进行人工呼吸时?如果是你,你会这么做吗?
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李春燕为大塘村的乡亲们服务的事迹吧:
2000年,李春燕从黎平卫校毕业后嫁给了大塘村一个苗族青年成为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她是大塘村里唯一受过专业教育和专业培训的“赤脚医生”。(严格地讲,李春燕不能称作医生,只能叫做‘卫生员’。因为他们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和其他待遇。)
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只有她一个乡村卫生员,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极其贫穷。人们向来缺医少药。过去,村里没有医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请鬼师驱鬼辟邪,或是用“土办法”自己治疗。死了,谁也不知到是啥原因。
李春燕原住在本乡宰略村,父亲是汉族,母亲是苗族,宰略村是一个在当地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的寨子。李春燕在与未婚夫孟凡斌谈恋爱时,公公长期生病却难以医治的境况深深地刺痛了学医的李春燕。2000年李春燕从黎平县卫校毕业后,面对未婚夫的求婚,她唯一的要求就是孟凡斌为她在大塘村建一所卫生室。她内心的想法是,嫁到丈夫家后一方面可以照顾生病的公公,另一方面也可以此谋生。
深爱她的孟凡斌很爽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
嫁到了大塘村,丈夫家人在卖掉2头耕牛筹得2000元资金后,为李春燕在家中开办了大塘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卫生室。从此,时年23岁的李春燕便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承担起了全村2500多人的健康和生老病死。
大塘村是从江县最大的一个苗族村寨,全村500多户人家中,80%以上是苗族。这里地处月亮山区,自然条件差,是从江县的极贫村。卫生室创办之初,为节省开支,李春燕连药箱也舍不得买,只好用竹篮子代替,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也是从当医生的父亲那里借来的。山高坡陡、交通闭塞的大塘村,村民生病只能步行到很远的乡里或县里医治,高昂的医疗费用使一些贫困、愚昧的村民求神拜佛或请来巫师驱神弄鬼。因此,李春燕的卫生室在创办后受到村民欢迎的场面并没有出现,长期相信巫师的村民们对这个挎着竹篮、不穿苗族服装的年轻姑娘没有投以太多的信任,找她治病的村民寥寥无几。
出身于医学世家的李春燕向来对巫术深恶痛绝,她决定用实际行动来“抢占”自己的“领地”,为了便于与村民沟通,不会讲苗语的李春燕在家人的帮助下学会了苗语。于是,一场医学与巫术的争斗自李春燕创办卫生室后悄然在大塘村展开。
思考2:
面对村民门的不信任,李春燕放弃了吗?
大寨村民组一吴姓人家孩子得了肠炎无钱治疗只好请巫师来“治病”,恰巧李春燕路过,她问这户人家是相信医学还是巫术,主人为难地说两样都相信。李春燕当即为患者作了诊断并开了药,没几天,孩子的病治愈了。随着治愈患者数量的增多,李春燕慢慢获得了村民的信任,找巫师的人越来越少, 现在,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儿打针吃药,有了初步医疗的保障。
刚边寨村民组的王岁山每次来打针,都要叫李春燕给他编一只金鱼。12岁的王岁山患了肠套叠,在医院治疗花光了几千元的贷款后,只好来找李春燕。
从李春燕家到刚边寨,得从山上到山下,走得最快的人都得半个小时,为给王岁山治病,李春燕每天得往刚边寨来回跑4趟。两个月时间,她累得连走路都走不稳,最后,索性把王岁山接到家里来治疗,一个多月后,王岁山痊愈,而李春燕分文未收。
王岁山并不是村里唯一享有李春燕特别照顾的病人,她每次出诊,从不收取费用,村民穷,拿不出钱付医药费,大多数人看病只能赊账,卖给村民的药,也与批发价差不多,要是遇到特别困难的村民,她甚至连药费也不收。
行医的同时,李春燕还为村里的产妇接生。每年,村里通过她迎接的新生命都有几十个。接生一个孩子,得到的回报很少超过5元钱,有时守候一个通宵,只有几角钱。
思考3:
为什么李春燕给村民治病时,得到的报酬很少,甚至分文未收,却从没有停止过对需要她救治的村民的治疗?
到2005年,李春燕行医已有3年,这3年间,李春燕打算依靠在村里行医维持生计的念头逐渐被现实打消了:卫生室不要说赚钱,就是连正常的运转也难以为继,没有资金周转,还时常出现断药现象。不得已的李春燕只好到县城的药店去赊,但时间一长,没有药店再肯赊药给她。在将家中唯一的耕牛卖掉和丈夫在外打工多年的5000多元积蓄全部投入进来后,卫生室还是没有出现任何转机,家里为此还背上了7000多元的债务。她给村民治病的同时,也为自己和丈夫带来了债务。这些债务,是春燕借钱为贫困村民支付的医疗款。
雪上加霜的是,与大哥分家后修建的新房,因无钱买瓦盖,只能空荡荡地摆着,遇上雨雪天气,大雨和冰雪会飘落到床头,经常将人在熟睡中淋醒。直至前不久在广东打工的妹妹资助了1000多元,才买得瓦片给房子盖上。
思考4:
李春燕在给村民治病的同时,也为自己和丈夫带来了债务。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由于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我国的大部分乡村卫生员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而李春燕也遇到相同的问题,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欠。眼前的这一切使年轻的李春燕有些快撑不住了, 2004年初,一直赔本经营卫生室的李春燕决定关掉卫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广东打工。她产生外出打工的念头。可是,就在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的前一天,她要外出打工的消息在村里传开了。当他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正好赶到。村民们掏出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递给李春燕:“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这是我们还你的账,不够的我们明天把家里的米卖了,给补上。” “燕子,有钱了你就不会走了吧?” 。
捏着村民们还来的一堆皱巴巴的总数才100多元的块币和角币,李春燕猛然读懂了乡亲们眼神里的期盼和信赖,她知道自己已迈开了的脚步,是再也无法停留了。最后,她决定放弃朋友已在广东联系好的工作,留了下来。为还债,她的丈夫不得不外出打工,她和孩子、公婆全家挤在危房里。本来她也可以出去打工,但她的父亲嘱托过她,不管多苦、欠多少债,也不能离开,因为她是村里唯一的医生。李春燕没有离开,而是选择留了下来。这也是李春燕留在这艰苦的地方做乡村医生以来,唯一想放弃的一次。
思考5:
面对村民们的挽留,李春燕为何选择留下来?如果是你,会留下来吗?
为了实现对妻子的承诺,孟凡斌在帮人卖化肥和贷款买车跑运输均失败后,只好到县城给一家单位开车。临走前,他从身上仅有的300元钱中拿出200元留给李春燕买药,带着100元钱在县城生活了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如今,孟凡斌每月300多元的工资中,大部分都留给李春燕买药。
自2000年在大塘村当乡村卫生员以来,李春燕已不知道记了多少个这样的账本。
“吴你凹,小诺1支,地米1支,应收2元,欠2元;王亮糯,穿心莲2支,地米2支,四环素6支,甘草12片,应收6元,欠6元……”
账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5角、1元、2元的账目。“都是乡亲们看病欠的药费,本来是没必要这样记的,他们一有钱马上就会来还,但为了在进药时心头有个数,只好记了。”李春燕一边翻账本,一边对记者解释。 今年(2005年)6月份以来村民的欠账写满了4个账本,以前所欠的几千元款要不是被深圳的一位热心人寄钱来还清,账本还要更多。
一笔笔欠账的背后,如实地记录着大塘村村民的贫困,更闪耀着李春燕爱和为村民们服务的光辉。
有关媒体陆续对李春燕的事迹进行报道,媒体的关注使她得到了全国各地热心人的支持和资助。在被一些媒体邀请到深圳和北京做节目前,李春燕连省城贵阳和州府凯里都未去过,第一次走出大山的李春燕在感受到现代文明的同时,更看到了家乡的贫穷落后。“别人的邀请并不是没考虑过,如果我真的走了,这里乡亲生病就没有人给他们医治了,我舍不得丢下他们,虽然贫穷,但他们的生命同样可贵。”村民的依赖和信任使李春燕婉言谢绝了他人的邀请。她始终认为,自己的留下至少可以给贫困的乡亲们减轻一点经济负担。就在她到北京做节目的那段时间,村里一个小孩病了,没办法只好送到县里的医院去,最后花了1000多元。“要是我在的话,就不会花这么多钱了,他们确实太需要我了!”她说。
思考6:
李春燕为何谢绝他人的邀请,再次放弃了离开条件艰苦的大塘村?
如今,李春燕会经常收到全国各地一些热心人寄来的药品,靠着这些药品,卫生室暂时没有出现断药现象,有了药品,村里的12户“五保户”也被她列为免费治疗对象了。
在与一些志愿者的通信中,李春燕写下了这样的话语:“我的生活就像悬挂在树梢上的月亮一般,时缺时圆,还有许多乡民,都在等着我为他们治疗,又不知道有多少新的生命,在等着我的双手去迎接他们,他们幼小的生命就好像从零开始,如今他们个个都有着健壮的身体,在他们的父母身边蹦蹦跳跳,顽皮地笑着,是多么可爱,渐渐长大了……”。她深知,自己的存在,已成为大塘村村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在使村民的生活慢慢地发生着变化。大塘村村委会主任廖忠才感慨地说:“因为有了李春燕,我们的村民比其他村的人幸运多了,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自李春燕开办卫生室以来,大塘村的出生婴儿死亡率和分娩孕妇死亡率大幅下降。
“明天还会遇到什么我不知道,但我只能就这样走下去了,因为父亲曾说过,再苦再累,也必须坚持!”李春燕困惑的话语里流露着坚强。
李春燕——中国102万乡村医生的杰出代表……李春燕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启示录:
服务人民就是要把帮助别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在别人有困难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服务人民要把热心公益事业、扶贫济困、无私奉献;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同学之间甚至互不相识的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讨论:
1.李春燕这么做,对村民有什么好处?对她自己又有何益处?
2.生活中,有哪些人为我们服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3.学校、班级中,有许多岗位,它们都为大家提供了哪些服务?
4.我们能为他人提供哪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呢?
二、以背离人民为耻
一个人只有自觉服务人民,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的尊重和承认,才有做人的尊严和荣誉。相反,有的人只强调别人为自己服务,而忘了自己还要为别人服务。他们为了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做着一些损害人民、危害社会的事。
请看报道:直击成都“警匪勾结案”。
2005年,铁道部公安局接到署名“原理”的旅客投诉信,反映他于
思考7:
警察的职责是什么?
专案组在调查中发现,有许多帮派的扒手长期在火车站内行窃,各帮派内部分工明确,甚至进站作案时间段划分也十分严格,一些当班的执勤民警也分兵把守各自的地盘,收取小偷的“保护费”。遇到案发,涉案民警往往是当着被盗旅客的面,将小偷抓回派出所讯问,当旅客走后,小偷就会被放出来,并再次到“买下”的地盘上去行窃。有的警察因此聚财高达上百万,而他们的月薪通常为2000元左右。
思考8:
身为执法人员的执勤民警为何要执法犯法?
涉案民警于盗窃团伙相勾结,其主要手法是“进场费”,即小偷进火车站候车厅等地方作案时,要先交给当班民警400到600元。此外还有“烤火费”,即当小偷行窃的金额超过500至1000元时,民警要和小偷们对半分成。小偷只要交了这些“费用”,就可以放心作案,若不小心被群众当场抓获也无需担心,因为,收钱的民警会先安抚被盗旅客,待将旅客送走后,就销毁有关报案资料,并将旅客的金额作为自己收入的一部分,向小偷进行索要。有的民警专门负责清点每班进入候车厅的窃贼人数,有的则负责与窃贼清算每日的“进场费”、“烤火费”。到了2004年7月以后,个别民警更是变本加厉地从过去的现金交易发展成为由窃贼为民警办理银行卡,将每日民警应分得的赃款打入银行卡。2004年12月至2005年1月,仅以胡某名义给民警办理的3各银行卡,就先后打入8万余元。
思考9:
涉案民警与窃贼之间是以什么手法进行肮脏的金钱交易?
思考10:
这些涉案警察的所作所为可耻吗?为什么?
为了保证成都火车站派出所的正常秩序,公安部门迅速采取了果断措施。对派出所领导班子迅速进行调整,抽调精干警力严厉打击各种扒窃行为,同时,将相关涉案人员迅速转移到司法部门进行审讯。
启示录:
警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保一方平安、造福一方百姓,是警察的天职。然而,成都火车站的这些涉案警察竟忘记了自己的天职,为了自己的私利,居然和盗窃团伙勾结在一起,把国家赋予的职权用在严重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上,背离了国家和人民,必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找一找:
“岗位就是职责,就是为大家服务的使命。”学校、班级里都有许多为同学服务的“岗位”,请找一找都有哪些呢?
学校里的岗位有:为学校守大门的工人师傅、升旗手、
。
班级里的岗位有:帮助同学背古诗的“诗长”、“开关门管理员”、
。
说一说:
1.一天早晨,班主任老师临时有急事请假,不能来主持晨会课。假如,你是一位班长,这时你该怎样做?
2.在一次跑步比赛中,突然有一位同学摔伤了。假如你是体育委员,这是你需要赶紧做哪些事?
小故事:
“给书编号”
最近,我们班的书柜里少了几本书,玲玲想这主要事因为每人去管理。怎么办?经过几天的思考,玲玲终于想出了一个不让书柜丢书的好办法
首先,给书分类:文学作品一类、历史著作一类、常用的工具书一类等等。再用A1、A2、A3、B1、B2、B3等一些简单的英文字母和数字给每本书编号。最后给每本书设计一张借还登记卡,专门写谁借了这本书,什么时候还。如果不按还书日期还书的话,就可以凭这张登记卡去催。
玲玲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
请你照镜子:
读了玲玲“给书编号”的故事,想一想,班上还有什么事需要设个“岗”?你可以承担什么“岗”呢?
判断与鉴别:
1.一阵大风过后,一些树叶落在了苏红、吴巧班的卫生责任区,苏红对吴巧说:“我们把它扫掉吧!”吴巧说:“今天不是我值日,不关我的事,也许一会儿落叶会被风刮到别班的卫生区的。”
你同意哪种做法?为什么?
我的观点做法:
。
2.现在的一些小学生,对明星的星座了如指掌,父母的生日却记不住;家人为他们的衣、食、住、行、学习等方面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私的付出,真可谓呵护有加、天经地义的事情,却从不知道为家人做点事,哪怕是说一句关心对方的话都嫌累赘;有的小学生还以欺负弱小、取笑哪些天生残疾的人为乐,却不能同情和帮助比自己弱小的人;……
你对这些现象有何看法?为什么?
我的观点与做法:
。
3.有人说,服务人民,应当从关爱亲人开始;羊羔跑乳、乌鸦反哺,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是我们人呢?又有人认为,为人民服务指的是服务人民大众,与父母、亲人的关系不大。
你同意哪种说法?为什么?
我的观点与做法:
。
启示录:
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不仅享受着父母、长辈的呵护,还有无数为我们的健康成长而为我们服务的人们,他们都是人民的一份子。我们应当学会感恩,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学习目的,努力把自己培养锻炼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并与他人友好相处。尊重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人物学习。孝敬自己的父母,尊敬师长,与同学团结友爱,不欺负弱小。同情和帮助残疾人,并以帮助他人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名人名言: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之中去。
——雷锋
要做一个在寒冬送炭,在痛苦中送安慰的人。
——巴金
实践活动:
寻找身边为他人服务的事例,开展“热心肠奖”评比活动。
(小学四年级德育读本·吴建军执笔·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