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扶贫的现实意义
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西部地区11省、自治区、直辖市致贫因素中28.9%的农村居民是因疾病或损伤所致,疾病已经是我国农村致贫返贫的首要因素,医疗扶贫成为反贫困工作的重点之一。
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主体,如何“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为发展着急”?为此各地和各级组织、民间基金组织和慈善组织面向医疗机构及病患实施的扶贫济困的各种医疗扶贫项目对探讨新形势下医院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有很多启示。
1、 基层医院要主动积极,不等不靠,根据自身情况,努力引入和珍惜各类扶贫及投资机会。目前上海鸿雁医疗发起并联合中初保进行的彩超及影像设备扶贫活动,就因为得到了江苏、四川、甘肃、江西等地的基层医院的积极响应而顺利扶贫无偿捐赠彩色超声达两千多万元。而数十家医院也因此受益。医院不等也不靠,在地方政府未投入一分钱的情况下,极大地改善了医院的设备状况,提高了诊断服务水平和患者接待能力。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广泛肯定。
2、 切实把扶贫做到患者的医疗费用特别是检查费用的减免和优惠当中。上海鸿雁医疗和鸿雁投资就分别要求报名参加捐赠的医疗机构承担并实现一定的慈善诊疗任务。各医疗机构也以半价医疗或免费诊查等方式对患者实施了医疗费用的优惠。
3、 造血比输血更重要。除了捐赠设备,各类扶贫活动都应该对捐赠的设备和扶赠的产品、技术进行持续的关注,加强对基层各乡镇卫生院帮扶力度,在鸿雁医疗的捐赠活动中均会选派专家到受援单位讲学、会诊、巡回医疗活动,教会他们基于捐赠或扶助产品基础上的产品使用、技术进步、经营管理、营销服务,帮助他们开展新业务、新项目,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扶贫是应该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