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高管决定着企业的架构,企业的CEO是企业的舵手。
把企业的CEO和高管分开来谈,好像有分裂的图谋。现实是CEO是决策者,高管就是执行者、CEO的土壤和智谋团队。
今天看了价值中国网的“关注”栏目的“海尔转型之谜”,决定说几句这个问题。
一家大型的企业,CEO的主要责任就是选好、带好高管团队,像柳传志说得建班子,毛主席说得:领导干部有两个工作,一个就是培养干部,一个就是出主意。
从今年初,海尔的张瑞敏就辞退了六位副总裁,原因是没有完成制定的年度任务。今天又撤掉了一位副总裁。其实大家不要总是拿经济危机当挡箭牌。看到媒体们都在惊呼,好像海尔的CEO权力非凡,做法大胆,这么大的动作,企业会不会乱呀?这是主流的思想。
其实以上的媒体分析是错误的。在张瑞敏看来,恰恰相反,越是在经济危机中,你没有完成任务,越是应该惩罚。等到企业真的危难之时再出手,就不好收拾了。从一个侧面看出张瑞敏对海尔的敏锐把握。
【例一】2006年李东生和TCL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甚至是到了ST的地步。李东生兵不血刃的辞掉了绝大多数高管。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李东生说得为了“鹰的重生”。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企业的高管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很容易滋生腐败、惰性等毛病。当李东生要让TCL重生的时候,这些高管已经成了TCL重生的最大障碍,如果不能迅速让“TCL的高管团队”重生,那只有“砍掉”他们了。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辞掉了绝大多数高管,那些原本处于次高管位置的干部上来以后,虽然经验可能会欠缺一些,但是没有成见,没有顾虑和保守,只要按照李东生的战略指导思想去打拼,一个全新的、极富战斗力的团队就形成了。所以成就了TCL的迅速恢复,重新站到了行业的领导位置上。
【例二】联想的柳传志和杨元庆的差别也就在这里。杨元庆本来是一个大将,柳传志把他推到元帅的位置,错误的使用了杨元庆。不过这样一来,柳传志把杨元庆看的更清楚了,就看他下一步怎么培养杨元庆了?或者是杨元庆怎么塑造自己了。从各种报道来看,杨元庆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暂时还不具备领袖的气质和风采。重新出山的柳传志必定是重新寻找培养一个“元帅”来接他的班。
【例三】当执政六十年的乾隆皇帝,受到自己承诺“在位不超过康熙”的困惑时,在其拜祭康熙的皇陵时,冥冥之中,乾隆与和珅和康熙的守陵人刘守成,三人上演了一处“把着点好,扶着点好”的解决接班人的好戏。
对于那些处于绝对领导地位的CEO们,同样适用这个规律。高管们是企业未来领导人的土壤,也许是土生土长,也许是播种新种子,都离不开这片土地。不论如何,CEO和高管们都是企业的宝贵财富,都是企业腾飞的平台。
CEO和高管们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