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杨元庆跟对老板柳传志


  大树底下好乘凉:略谈杨元庆跟对老板柳传志

  杨松霖

  按语:8月6日,联想集团(0992.HK,简称“联想”)发布了截止2009年6月30日的09/10年度的第一季度财报,其销售额为35亿美元,经营溢利扭亏为盈1600万美元,其净利润为亏损1600万美元,亏损大幅收窄,经营状况向好。表明柳传志重新出山扶持杨元庆的策略初显成效。

  

  在职场中求生存,尚且可以仅拼实力;但若想求发展,尤其是大发展,仅拼实力那是远远不够的,更关键的是要跟对老板,拼的是眼光,拼的是谁有眼力选择一个好公司,拼谁有眼力选择一个好老板,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因为,一个好团队是靠一个好的领导带出来的,找到一个好老板就等于在职业生涯中遇见了人生旅途上的一盏明灯,由此可以把你的职业之舟驶上正确的航程,向你人生中的新目标破浪前进,而不必在无边的海洋中漂泊不定。

  联想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应该算是跟对老板的典范。他198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考取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1989年硕士毕业后进入联想集团工作,成为大名鼎鼎的柳传志的下属,从此得到其器重,如儿子一般宠爱。1991年,杨元庆任联想集团CAD部总经理;1994年,出任联想微机事业部总经理;1995年,出任联想集团助理总裁;1996年,晋升为集团副总裁;1998年,任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联想电脑公司总经理。2000年,任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联想电脑公司总裁。2001年,成为联想集团总裁兼CEO。2004年12月8日,出任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后的新联想集团董事长。08/09财年联想净亏损高达2.26亿美元,全年营业额同比下降8.9%至149亿美元,在这样的情况之下,2009年2月5日,柳传志重新出山,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职位,不再续聘原CEO阿梅里奥先生,杨元庆重归CEO职位。

  看到了吧!跟对老板就是不一样,杨元庆的职场之路可谓是顺风顺水,即使在业绩如此惨淡的情况之下都有人“罩着”,不仅可以稳坐钓鱼台,而且65岁的老板还亲自出山撑腰。相比之下,阿梅里奥先生就没有那福分了,当然钞票是大把大把地拿回家。其实,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杨元庆同志在作为应届毕业生,进入联想那阵子,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确实干得非常漂亮,比如1991年杨元庆任联想集团CAD部总经理。自其上任后,该部的经营额每年均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多次获得美国惠普公司“全球最佳代理奖”;又如1994年,杨元庆出任联想电脑公司总经理。在其带领下,当年联想自有品牌电脑销售出4.2万台,跻身于中国市场三甲之列,时年仅29岁。至于后面的,我看都是在老柳领导有方和市场形势一片高歌的情况之下取得的,其个人表现乏善可陈。至于联想分拆之后,杨元庆担任总裁兼CEO,成为掌门人之后,尽是“昏招”,诸如FM365等等。等到2004年,关于联想业绩的批评不绝于耳,原因是联想的营业额在200亿港元处止步,没有实现杨元庆为联想定下的三年600亿港元的目标。就在这时,在柳传志的运筹帷幄之下,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实现了所谓的“蛇吞象”,成为跨国公司,总部也迁到美国去了。这时,柳传志让出了董事长的位置给了杨元庆,让其好好发挥一下。再后来,成为跨国企业的联想依然艰难度日,靠着2007年的全球经济“狂躁症”,终于荣幸地成为世界500强的第499名,此后在金融危机之下,就惨不忍睹了,这时老板再次披上铠甲、骑上战马,决定再扶上马送一程。他向媒体表态其主要任务是“分担杨元庆的工作”、“不让他分心”,帮助杨元庆制定一个适合发展的战略,与董事会协调和打造一个全球认知的国际化品牌。

  杨元庆真算是跟对了老板,更让人感动的还有柳传志在公开场合对杨元庆肯定和背书的言语。比如,2003年12月18日,联想在香港举行的圣诞晚宴上,面对近千名中外来宾,柳传志登台演讲道:“在我的心中,胡锦涛、温家宝受到尊敬,杨元庆同样受到尊敬,因为他们都是敢于高举大旗,迎接困难,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人。”“我是喜欢迎接困难的人,一遇到挑战就兴奋,杨元庆更甚于我。杨元庆正在领导联想集团的管理层认真分析形势,反复研讨制定中期发展战略。看着他们饱含激情的工作,我对我的年青同事们充满了尊敬。我们交给他们的只是一个事业的开头,他们接过的更多的是困难。”听到没有,即使是言不由衷的讲话也已经足够了,再说柳传志还讲得如此真诚,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靠自身不懈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仅用十几年的时间就把联想做成当今中国IT龙头企业的柳传志——中国IT界当之无愧的教父,竟把自己的下属与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放在一起比较;同时,公开承认自己不如他们,实属难能可贵,虚怀若谷,宽容似海,待人以诚,坦荡如斯。这样的老板天下难找啊!杨元庆也正是够幸福的,跟对老板,大树底下好乘凉。(喜欢杨元庆这位帅哥的读者不要有意见,我跟他也没有什么瓜葛,而且我跟他还是同个姓氏的,当然希望他更加牛,好为杨家挣点光,写这些纯粹是为了说明问题而已。)

  那么,什么样的老板最值得自己跟呢?

  第一,志同道合。

  大圣人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确实如此,人各有志,跟老板也不能强勉。你若是信邪的,跟上正直的老板也未必适合,同时人家也未必要你跟,除非你想改邪归正。对与不对是相对而言的,只有志同道合的情况才是最合适,那样就可以“臭味相投”、“沆瀣一气”了,自然可以有自己合适的“台柱子”。

  第二,诚正卓越。

  “诚”就是讲诚信,没有诚信的老板绝对是不能跟,别说有什么前途了,可能连血汗钱都会打水漂的,再说这种人的事业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多半是一锤子买卖,捞到一笔大钱之后便远走高飞。“正”就是讲正气,气不正者多半是没有好结果的,跟上他们你不仅毁了名誉,甚至连命都得搭上。“卓越”就是这种人自身有非常优秀之处,而且不会固步自封,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人生。跟上了这种人,一定会有奔头的,即使最终不是很成功,那也会心满意足。

  当然,很多人嘴上都说自己如何“诚正卓越”,实质就未必了,因此,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第三,有胆有识。

  对于一个团队的首脑,胆量和见识是非常重要。做个老板若是没有胆量,到处缩手缩脚、胆小怕事,那真还不行,一定要敢想敢干,不惧风险,不畏困难的那种人才行。同时,做老板还要见识广,有眼光,视野开阔,思想深邃,看得更准更远。

  第四,心胸宽广。

  这类老板不仅敢于给员工犯错误机会,也不会嫉妒员工的一技之长和应得的报酬,而且善于发现员工的潜力和优点,舍得在员工的发展前途方面投资,而这恰恰就是一个老板的魅力所在。这样的老板总是有着足够的自信,因为公司会给员工充分的成长空间和合理的报酬,所以不怕培养的员工因某种缘由而流失掉,即便哪天想回到公司继续工作,只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公司也仍然欢迎。我想不管哪个员工,都会被这样的老板所征服的。

  第五,善于用人。

  老板是一个配置资源的人,并不在乎老板亲自完成多少工作,老板只需要指出方向,然后利用各种人才,完成既定的目标。能够把各种人才统合起来并形成团队力量的老板,就是一位好老板。相反,那些事事都要亲力亲为、事必躬亲的老板,不仅无法让下属得到足够的锻炼,留住真正的人才,而且自己忙得一塌糊涂,哪还有时间做好作为老板的工作,你怎能期望它有良好的绩效呢?

  第六,擅长经营。

  一个老板肯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怎么去做,只有这样的老板才是最理想的老板。如果老板不知道自己在忙活什么,下面的人就更不知道从何做起。作为老板一定要有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企业的经营方略,懂得什么工作是当前的重点,有问题要如何去突破,即使自己一时没有主意便能积极咨询外脑,进行合理决策。

  第七,目标坚定。

  不管在什么时候,他的目标坚定不移,终极目标始终都是一致的,所有的行事处事之道,明里不说,但暗里均符合整体战略要求。这样的老板不会出其不意地腰斩你准备许久的方案,不会逼着员工在不可能完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更不会三天两头冒出新的指示,让你“拆完东墙补西墙”。他非常清楚让下属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最快速最节省成本地达到既定目标,并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关注和支持。此类老板的经营思维非常全面,行动力也很强,并且这样的做法会给员工信心和精神上的鼓舞,让员工“越战越勇”。那样一个“着眼于现在,放眼于未来”的老板,肯定是所有人都希望投靠的老板。

  然而,如何看清老板的真面目呢?

  那就只能从侧面去观察老板的为人处事之道便可一目了然,作出正确的判断,哪个老板是否值得自己去跟。比如,在开会时,现有的下属们是否敢于提出自己的正确主张和见解并与老板辩驳。又如,会不会老板上面开大会,员工回家开小会的情况。再如,看老板如何自我称呼,如何待人接物。等等。(摘自杨松霖著《职场找位宝典》,欢迎大家参与“个人如何在职场中找对位置”的课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