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Phone生意的关键词:供不应求


     前些时间,电视里报道过苹果在美推出最新款iPhone手机、消费者排队争相购买的场景,买到第一部手机的人表示很有纪念意义,那种兴奋仿佛是中奖. 我为此去中关村销售iPhone手机的柜台作了个市场调研,大气、漂亮的外壳,令人愉悦的功能与风格设计,我这个诺基亚的忠诚用户立即被打动了,考虑到目前这些手机非“仿”即“水”,没有安全性、保修可言,只有再等等.

    苹果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当季售出520万部iPhone,销售收入83.4亿美元,利润12.3亿美元.老款3G的价格现在只售99美元,这个价格在我国只够买一部低档手机,看来,好的产品并非一定要以天价保持身份.苹果iPhone开始更为倾心的不是奢侈品路线,而是大众路线,作为大众产品,苹果投入的是奢侈品级别的研发,为消费者带来的是人人可以拥有的奢侈品级别的享受.

     苹果首席运营官Tim考虑的是何时能够满足市场供应.增大销售业绩是任何企业都要考量的问题,需要分析一连串的市场营销学因素,比如营销环境、市场细分、目标市场、产品组合决策、产品定价策略、营销渠道选择等等,就苹果而言,主要还是把产品设计得受欢迎并且走向大众.

     这些硬件制造商的商业模式也别有韵味,以苹果来看,iPod曾经风靡一时,现在是iPhone,靠几款产品打江山,好似不持久,但是,它的市场和业绩很强势,它有能力引领下一轮的市场风暴,开发更有影响力的产品,让销售保持持久活跃的状态,这种商业模式好像没有诀窍,以硬碰硬、“卖不停”为主要表现形式.

    在此之外,苹果积极推动与电信运营商的利益分享的模式,开拓新的更为“广阔”的商业渠道,不算太奇怪的是,国内的消费者等着盼着买iPhone,苹果却在与电信运营商谈分享,毕竟,它供不应求——不十分急卖也有时间谈条件,哪天,苹果把商业模式全部放在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上,产品由销售转为赠送,不知消费者作何感受,应该感谢还是叫苦不迭?对苹果而言,这种游戏太具挑战性了,会不会有一天苹果看起来不象是纯粹的最具战斗力的硬件制造商?据说,苹果自己已经在总结分享模式的优缺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