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1日发布通知,决定自9月2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3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22元和0.26元。这是我国成品油价格今年以来的第五次调整。
表面上看是石油价格与国际接轨,而接轨总认为是进步了,而忘记了谈前提,谈背景。我们知道去年国际原油价格140-150美元一桶时,我们的成品油价格才6元多一升,而现在国际原油价格已经降到了60多美元一桶,而成品油价格却依然居于高位,也就是成品油价格国际化之前,我们的成品油价格已经高估了(即使一些成本是在增加,但也不至于这么离谱吧!),而现在却把这个高估的数做基数,如果国家油价在22日涨幅超过4%就相应提高成品油价格,反之凡是。这样将保持石油行业的更大的利润(也可能缓解昨天中石化暴跌的窘境,因为这一政策将增加石油企业利润预期),而有关管理部门就不怕油价上调对消费的影响吗?仔细一想,现在的石油需求价格弹性是很低,甚至可以说是刚性的,在石油处于垄断的情况下,提高价格既不会担心失去市场,更能获得更大的市场,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