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各地的活动都提及“保增长”的话题。当然,在经济危机的大势之时保增长是必须的,但不少地区出现了浮夸现象,一味在数据上保增长。国家的意图、政策被错误地(至少是片面地)解读了。
为遵义这个城市(不是指遵义地区)不应该盲目提“快速发展”,因为这个城市很多条件限制了它,快速发展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城市的容载量就这么大。现在的遵义再加30万人口城市就非常麻烦,我不认为城市高度发展就一定是正确的,现在一些布局已经很拥挤了,50年以后的人再看我们,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把他们的资源全部占尽了,他们会对我们非常不满意。当代人虽然能够吃得好一点,让后一代人骂祖宗就很不应该。 第四,遵义目前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讲,我不认为是最好的。首先交通管理就非常乱,两边都是店铺,而且非常密,店铺门前都需要停车,几乎所有的车辆都只能停在马路上,本来就很狭窄的马路又都变成了停车场,结果马路就极大地收缩了,加上我们又有很多的岔道横穿,很多地方没有红灯,很多地方连交通线、指示标志都没有,所有的人完全可以任意横穿,甚至一公里的路有五个横穿口,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行人、挑担子的、背篓子的,什么人都在一条道上横穿,多复杂!就算不出安全问题,城市的效率也会严重下降。表面上看是交通效率,但事实上会影响人的思想的效率。我们对此习以为常,结果什么效率都会下降,一个人长期受某种东西的影响,就成了一种习惯,整个社会的节奏会放慢,整个城市就显得老气横秋。我们不要单纯地怪这个山城的条件不好,因为条件也是人去改造的,就算条件局限也可以通过管理日前翻出2007年9月在贵州遵义的笔记,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保增长”这个词,但一些思维上存在的偏差可能是相似的。两年前,在遵义讲学,通过考察形成我的四点基本看法:
第一,遵义作为一个比较小的城市,却打出了几个有效的品牌是非常可喜的,政府需要着力引导有积极性、有品牌基础的企业发展自己的优势。我们的留学生很多出国都带上好几瓶遵义的“老干妈”,这是遵义最可称道的地方。政治品牌的价值我不懂,而茅台的现实价值应该是远远高于遵义会议的。我们有一些比较好的品牌已经打出去了,其中包括酒类、药业、辣椒的深加工产业等,需要加快关联产业的跟进。
为遵义这个城市(不是指遵义地区)不应该盲目提“快速发展”,因为这个城市很多条件限制了它,快速发展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城市的容载量就这么大。现在的遵义再加30万人口城市就非常麻烦,我不认为城市高度发展就一定是正确的,现在一些布局已经很拥挤了,50年以后的人再看我们,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把他们的资源全部占尽了,他们会对我们非常不满意。当代人虽然能够吃得好一点,让后一代人骂祖宗就很不应该。 第四,遵义目前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讲,我不认为是最好的。首先交通管理就非常乱,两边都是店铺,而且非常密,店铺门前都需要停车,几乎所有的车辆都只能停在马路上,本来就很狭窄的马路又都变成了停车场,结果马路就极大地收缩了,加上我们又有很多的岔道横穿,很多地方没有红灯,很多地方连交通线、指示标志都没有,所有的人完全可以任意横穿,甚至一公里的路有五个横穿口,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行人、挑担子的、背篓子的,什么人都在一条道上横穿,多复杂!就算不出安全问题,城市的效率也会严重下降。表面上看是交通效率,但事实上会影响人的思想的效率。我们对此习以为常,结果什么效率都会下降,一个人长期受某种东西的影响,就成了一种习惯,整个社会的节奏会放慢,整个城市就显得老气横秋。我们不要单纯地怪这个山城的条件不好,因为条件也是人去改造的,就算条件局限也可以通过管理 第二,遵义在西南地区处在次优势地位,毕竟是在省会和重庆的一个连接线上。遵义有向贵州尤其是重庆的辐射力,可以兜住重庆往下游流下来的产业或者消费,遵义如果很好地瞄准重庆放弃或者逐步分离出来的东西,对遵义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如果强调与重庆争,是不明智的。
第三,我觉得遵义人更应该深刻领会什么叫“和谐社会”,保持一个适度的增长,并且这个增长要严格区分产业价值,有所放弃。凭我的理解,首先就认为遵义这个城市(不是指遵义地区)不应该盲目提“快速发展”,因为这个城市很多条件限制了它,快速发展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城市的容载量就这么大。现在的遵义再加30万人口城市就非常麻烦,我不认为城市高度发展就一定是正确的,现在一些布局已经很拥挤了,50年以后的人再看我们,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把他们的资源全部占尽了,他们会对我们非常不满意。当代人虽然能够吃得好一点,让后一代人骂祖宗就很不应该。
第四,遵义目前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讲,我不认为是最好的。首先交通管理就非常乱,两边都是店铺,而且非常密,店铺门前都需要停车,几乎所有的车辆都只能停在马路上,本来就很狭窄的马路又都变成了停车场,结果马路就极大地收缩了,加上我们又有很多的岔道横穿,很多地方没有红灯,很多地方连交通线、指示标志都没有,所有的人完全可以任意横穿,甚至 一公里的路有五个横穿口,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行人、挑担子的、背篓子的,什么人都在一条道上横穿,多复杂!就算不出安全问题,城市的效率也会严重下降。为遵义这个城市(不是指遵义地区)不应该盲目提“快速发展”,因为这个城市很多条件限制了它,快速发展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城市的容载量就这么大。现在的遵义再加30万人口城市就非常麻烦,我不认为城市高度发展就一定是正确的,现在一些布局已经很拥挤了,50年以后的人再看我们,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把他们的资源全部占尽了,他们会对我们非常不满意。当代人虽然能够吃得好一点,让后一代人骂祖宗就很不应该。 第四,遵义目前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讲,我不认为是最好的。首先交通管理就非常乱,两边都是店铺,而且非常密,店铺门前都需要停车,几乎所有的车辆都只能停在马路上,本来就很狭窄的马路又都变成了停车场,结果马路就极大地收缩了,加上我们又有很多的岔道横穿,很多地方没有红灯,很多地方连交通线、指示标志都没有,所有的人完全可以任意横穿,甚至一公里的路有五个横穿口,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行人、挑担子的、背篓子的,什么人都在一条道上横穿,多复杂!就算不出安全问题,城市的效率也会严重下降。表面上看是交通效率,但事实上会影响人的思想的效率。我们对此习以为常,结果什么效率都会下降,一个人长期受某种东西的影响,就成了一种习惯,整个社会的节奏会放慢,整个城市就显得老气横秋。我们不要单纯地怪这个山城的条件不好,因为条件也是人去改造的,就算条件局限也可以通过管理表面上看是交通效率,但事实上会影响人的思想的效率。我们对此习以为常,结果什么效率都会下降,一个人长期受某种东西的影响,就成了一种习惯,整个社会的节奏会放慢,整个城市就显得老气横秋。我们不要单纯地怪这个山城的条件不好,因为条件也是人去改造的,就算条件局限也可以通过管理得到舒缓。在欧洲很多城市他们也很小,他们的路也很窄,他们在三四百年前就是城市,没有现在这个眼光,因此也不可能是很宽的大道;但人家有很多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比如他们停车会有一边轮子放在台阶上,使整个的街道再让出三分之一的车位。我们遵义的马路中间的绿化带留下太多的口子,人们随意横穿,还叫城市公路吗?我们不能用农民的思维管理城市,路随便怎么走。据说当初遵义为了创建“什么什么城市”,有一段管理比较好;但是,我们不能把一个城市管理变成一场运动,轰轰烈烈,搞定了一段,后来没有了。
城市发展悠着点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