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说车:跟睿翼学开车
人总是希望能多些本事的。比如,我们常听到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谚语就强调了有备无患的重要性。开车也是这样,谁都不希望发生交通事故,但是如何避免交通事故,就看驾车者的技术储备怎么样了。哪怕当交通事故不可避免的时候,如何把危险降到最低考验的也是技术储备。
甚至我在想:如果说,驾校是让人获得了驾驶汽车的资格的话,睿翼则是教会了我如何能够如何游刃有余地安全开车。这样的感慨来自于上周刚刚参加完的一次封闭赛车培训的体会。
培训的地点位于京东通州的国家体育总局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培训基地。培训的内容哪怕对于我们这些专业记者来说,也是在电视上才能看得到的诸如蝴蝶桩、8字桩、蛇形桩、直线加速并线、90度过弯等,专业赛手驰骋在各种赛场上的科目。主教练是在国内越野赛和拉力赛上著名的方勇,就连每辆车的教练也多为经常参加国内外赛事的好手。在为期两天的封闭培训中,与我们相伴的是没有经过任何改装的马自达6睿翼。
培训期间,北京气温都在38度以上,而地面温度都在60度以上。睿翼每天从上午到下午都在连续参加培训。比如在测试紧急制动时,轮胎的温度经常达到70多度,在每次间隔约一分钟的情况下,连续紧急制动160多次后,刹车盘片温度在400-500度,车辆的刹车从未出现热衰退现象。在许多类似的极限条件下,绝大多数车型都已经无法正常工作,而睿翼依然表现良好。就连国家体育总局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训练培训基地代主任都说:“睿翼的性能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在过弯等各种项目中,睿翼的表现专业赛车的感觉。更为关键的是,睿翼能够经受得住极限使用。每天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中,在极限使用状态下运转10多个小时,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星期,没有一部车出问题。”
对我而言,培训的时间为短暂的两天。而对于睿翼,则要陪伴完1000多人后才算完成使命。要知道,参加培训的人既涵盖了见多识广的记者,也包括一汽马自达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他们中还不乏一些睿翼的准车主等,而从季节的跨度上,睿翼要经历8月的炎热和11月的寒冷。
陪同参加培训的一汽马自达市场部长卜红升说,此次专业车手培训与以往的试乘试驾有本质区别。以往的试乘试驾更多以体验为主,而此次培训是严格按照国家专业车手的培训标准所进行,目的在于提升驾驶者的技能,更为培养大家的安全意识。这种说法得到了征战赛场多年的主教练方勇的佐证,此次培训按照专业赛车技能训练大纲进行,蝴蝶桩,蛇形桩,直线加速并线等科目几乎涵盖了中汽联赛员在平时进行训练的全部项目。尽管培训中的诸多高难度动作也只有在赛场中才用得上,不过这些训练的科目对于普通驾驶者来说是一种技术储备,能够提高大家在日常驾驶中的技术需求与应急处理能力。
和我一样,很多学员起初是奔着中汽联所颁发的官方赛车驾照而去的。紧张的培训下来,觉得能拿到赛车驾照固然重要。不过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如何开车,以至于我在毕业典礼的留言中特别写到了“开好车是个技术活。”当然,培训的过程自然成了深入了解睿翼性能的过程,不少人把这次培训称为“破坏性培训,”也明白了睿翼贵在哪里的道理。
随着成都醉酒驾车案、杭州保时捷案等诸多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驾车者的驾驶习惯和安全意识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由一汽马自达倡导,联合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这样的国家权威机构,对媒体以及消费者进行专业车手的培训在国内尚属首次,也生逢其时。略显不足的是,这种学真本事的培训仅仅局限于一汽马自达睿翼的车主,如果范围扩大大至所有感兴趣的人,那必将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了。周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