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达沃斯论坛演讲饱含民意


  温家宝总理达沃斯论坛演讲饱含民意

9月10日下午,世界经济论坛第三届新领军者年会(2009年大连夏季达沃斯年会)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第三届夏季达沃斯年会的主题是“重振增长”,探讨目前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中国经济的政策、措施、走向备受注目,温家宝总理达沃斯致辞谈中国经济形势,在中国经济率先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显露复苏迹象之时,温家宝总理对中国政策做出了最新的分析。解读温总理演讲给我的印象是温总理演讲饱含民意。

  其一、由于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新增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上半年信贷资金投放过猛,引起各界担忧通货膨胀,政策是否微调或转向?政策能否朝令夕改?

  温总理回答是:“不能也不会在不适当条件下改变政策方向”、“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一揽子计划,及时发现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温家宝总理还对经济形势作出了判断,金融危机难言见底,经济企稳回升态势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他指出,总的看,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一揽子计划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也是及时的、有力的、有效的。但是,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世界经济前景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外需下滑的压力仍然很大;扩大内需在短期内受到多方面制约,一些行业、企业经营仍然困难,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一些刺激政策的效应会递减,一些着眼长远的政策收到成效需要时间。

  其二、分配问题出现收入差距增大,温家宝总理说,中国存在一个突出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应对金融危机根本目的是实现强国与富民统一。温总理表示,“我们的社会除了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之外,还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收入差距过大。因此,我们要更多的关心穷人,关心社会公益事业,每个企业家身上都要流着道德的血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公正。”

  其三、调整经济结构是主攻方向。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在宏观层面上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率、就业率、国际收支平衡状况、通货膨胀率;在微观层面上主要包括企业开工率、资金利税率、销售收入变动情况和负债水平。温家宝表示,中国要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以内需、特别是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抵御外部风险的必由之路。必须大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不断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特别要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温家宝总理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中国也不例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他指出,中国政策的着力点不仅在于克服短期困难,更要着眼于长远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全面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全面增强经济、社会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温家宝总理还强调,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把握好结构调整的力度、节奏和方式。

  其四、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们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任务,作为促进供需平衡增长的重要结合点。把发展服务业与调整需求结构结合起来,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扩大就业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这是对社会上“国进民退”争议的回应。

  温家宝表示,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企业的利润、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效益,为整个经济复苏奠定基础,只有企业好了,企业利润提高了,我们整个财政收入才能增加,才能拿出更多的钱为群众办更多的事。现在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在外需急剧减小的情况下,产能过剩,这对于一些企业就造成新的困难,这些企业必须加快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只有创新技术,才能在世界上站得住脚。

  其五、中国实施一揽子计划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新的表述

  我们实施的一揽子计划,是以扩大内需为主、消费与投资拉动相结合的计划。新增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中,中央政府投资1.18万亿元,主要起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地方和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我们实施的一揽子计划,是当前和长远相结合、保增长与调结构相统一的计划。截至今年7月底,中央下达的投资中,保障性住房、农村民生工程、社会事业投资占52.4%,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投资占24.7%,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占22.9%。

  我们实施的一揽子计划,是政府与市场作用相统一、发展与改革相促进的计划。政府资金主要投向公共领域,并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结构性减税约5500亿元,旨在增强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居民的消费能力。运用财政贴息、税收等手段,引导企业调整结构,兼并重组。调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今年重点推进的各项改革,都着眼于消除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我们实施的一揽子计划,是既保增长、又惠民生的计划。我们将公共资源配置向民生工程倾斜。在全国10%的县市区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9000万人。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年各级政府新增投入8500亿元,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央财政还安排429亿元,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方面的支出比上年增长29.4%。

蔡律    2009年9月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