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希望


新地王

2009910中海地产在上海成为新地王,摘牌价格折合楼面地价2.2409万元/平方米,这个新闻让不少人大为吃惊。

让人吃惊不只是价格,还有绿地集团也仅仅是屈居亚军而已,再有就是又一家国营背景的地产公司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新地王。

很多人拿这个地块与北京的广渠路15号地相比较,但比较的边界条件过多,根本没有任何的可比性。无论是地王还是被地王,2.2万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都够让人吃惊的了。

再翻出我的双黄理论,由于房地产属于黄瓜与黄金之间的产品,它的价格确定不能生硬地套用成本法,建造者和购买者结合了历史积淀,结合了政治、经济与人文,给房子注入了“灵魂”,其不仅具有简单的使用价值,还具有无形的体验价值,具有无形的价值的,故在此并不评论这个楼面地价到底是值还是不值,只能待产品出来,看到市场的反响之后,才能定论。

就我的理解,长风地块还不是上海最好的,所以地王如雨后春笋将是必然的现象。

异样重庆

重庆市领导在一个公开的论坛上讲了,重庆调控房价的目标是:一个正常就业的普通家庭,6.5年的家庭收入可买得起一套中低档商品房。北京的一家报纸也在显著位置上讲要学习重庆对于房价的控制。

重庆市的做法对于百姓来讲是一种福音,如果真能做到的话,将给百姓的生活带来莫大的希望,当然可以判断政府在这里面牺牲不少的利益的,毕竟中国的财政还是土地财政,重庆也在其列的。

我更关注的可实现性有多大,6.5年的说法本身就缺乏一系列明显可考的边界条件,比如每家平均收入是多少,中低档房位置大致在什么位置上,面积多大等等。没有了这些的边界条件,讲5年大概也可以,不少话讲来正确,当然也没有用。

至少从历史上看,6.5年置业于90%以上的人一直只是梦想而已,要不怎么会有20年、30年的按揭呢?没实现过的事情只代表了过去不现实,但未来还是有可能的。要提醒的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否则失望会更大的。

重庆的土地供应一直比较充分,这一方面非常好地控制了房地产的价格,从另外的角度来想,这对于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来讲公平吗?是不是在透支未来的土地资源?现在的空前的繁荣,是不是也种下了一些祸根呢?

不要太快失望

胡适在70多年前就讲过:不要太快失望。他当年是朝气蓬勃的,当年也是风起云涌的,他讲话的条件与今年大致可比。

今年的经济形势并不容乐观,至8月底已经完成的7.4万亿元的信贷还有多大的后劲无法判断,国内的制造业没有回暖的迹象,房地产在贡献GDP,却也在最大限度地享受GDP贡献的,没有其他行业的跟进,房地产的独自领跑不知能够持续多久、能跑多远。

看到地王频出就不再期待房价下降,万一真降到了自己认为合适的价格,地段也永远地没有了,面粉与面包的关系让人恐怖。

无论如何,还是不要太快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