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民族团结柱新的图腾和符号


天安门民族团结柱新的图腾和符号

李华新

  

914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立起民族团结柱。今年的60周年国庆大典上,天安门广场将点缀56根寓意平等、团结、和谐的民族团结柱。 2009-09-15新华社发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民族团结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是我们的党和政府能够带领亿万群众夺得举世罕见的伟大胜利成果的关键所在。而现在我们在共和国的庆典到来的时候,用民族柱的方式,来表达全国56个民族团结奋进共建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这在当下的意义上深远的,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也是对历史的一个复述和温习的见证。

平等、团结、和谐需要用一种具体的方式来表达,需要用一个外在的物化的存在来体现。因此今年的国庆用这样的一个团结柱来表达的是一种基石和基础凝聚的感觉。

而且这样的一个充满了喜庆感觉到团结柱,不仅是创意上的新颖和独特,也是具有欢乐和祥和的氛围具体化的存在。它在共和国的首都,在全体中华儿女为之心驰神往的广场上矗立,不仅是一个具象般的团结柱,而是表达了亿万中华儿女,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不断地历史岁月的沉积和精萃而来的感情。我们用这样的团结柱,要表达的不是柱子的建造本身的语言,而是试图用一个全新的符号,一同在心间矗立起来,它的体量或是它的创意,以及它带给人们的美感,强烈而震撼,这样的56个柱子,,就是试图在人们难以忘怀的共和国的甲子之年,用外在传神的表达。让人们认定,这样的一个全新的图腾的符号,属于当下的每位共和国公民共同拥有。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

    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伺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民族团结就发展,民族分裂就倒退,这也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结论。

民族团结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主张,也是我们去的经济发展社会政治进步的必然选择。当我们在庆祝建国60年代时候是如此,在我们庆祝共和国百年大庆是也是如此,民族团结是共和国每位公民一致的主张,也是世代需要铭记的信念。

大气、壮观,在共和国十月的灿烂阳光下,民族团结柱承载了56个民族共同的期待和愿望,这是力的聚集和象征,是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期待,有了这样的一个柱石,就把各族人民内心的期待演绎成具有神圣般威力的图腾,就是把这样的一种植根于民族繁荣大业的心脉共同相应这个图腾给予我们的历史深厚和博大胸襟。

共和国事业的中流砥柱,需要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信念,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美好的明天,在庆祝共和国60年华诞的时候,用擎天柱石昭示天下永结心间的心愿。

(济南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