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近日以10万字的篇幅列举了54个部门单位200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审计发现,挤占挪用和转移财政资金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已经成为屡审屡犯的“老大难”问题。
审计署几年前刮起“审计风暴”,揭发的黑幕都是部级部门,且数字之大,让人唏嘘,给人震惊。然而现在看多了,也就知道,就是这些制定政策的部门,年年被审计出问题来,而且年年有猛料,年年老一套,就没意思了。
虽然每年都有人事的处理,但是,却抵挡不住问题层出不穷,黑洞越来越大。其中不乏“屡审屡犯”者,动辄数以亿计的“问题”资金,让公众对审计风暴由当初的震惊逐渐变得“审美疲劳”!
面对一年又一年审计出的违规违法情况,我们不禁要问:一些中央部门违法违规的底气何来?一年又一年的审计报告为何得不到根本的重视?
体制设计是遏制乱象的根本保障。本次报告中有外交部 、发改委、公安部 、民政部 、财政部 商务部等54个部门单位的挤占挪用转移资金、虚报多领财政资金等问题。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部门,整天大政策小政策的,科学观发展观的,结果自己内部却出现如此大的问题,真让人感觉到是一种玩笑。监守自盗,审计只是个形式而已,甚至审计署报告所谓的首次自揭“家丑”也完全成了作秀的嫌疑。
“罚不责众”的局面确实棘手。而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审计的威力之源,来自它的透明运作和由此获得的民意支持,而因“屡审屡犯”而产生的公众对审计工作的麻木感,将直接影响到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心,从长远来看,对建立法治政府的目标极为不利。
为什么“审计风暴”成“审美疲劳”?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