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一个对照


社会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一个对照

综述

社会经济学——

1、字面意义的理解。社会经济学(social economics)应该是关注一些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如道德情操问题)的经济学;或者说,社会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研究社会问题的学科。如此,可以大致将其划入经济学的学科领域;当然,它并非纯粹的经济学,而是经济学和社会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2、社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人们把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及其转化机制确定为社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因此,社会经济学面临双重使命:一是阐明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研究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的转化机制。

具体地,社会经济学探讨的是个人经济活动和其所处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包括了个人在既定社会环境下的选择、个人企图改变现行社会环境的行动、以及社会环境的演变。研究社会经济学,就是推动研究者、学习者以及决策者能够基于经济—社会观去理解影响经济活动的社会因素和发生经济与社会冲突的原因,以及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力量。

4、社会经济学流派。国外,社会经济学似乎形成了两个流派:一个是古典传统“福利导向”的社会经济学,简称“福利学派”;一个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克尔等人在“经济帝国”思想支配下创建的社会经济学,简称“帝国学派”。

但中国社会经济学理论工作者刘润葵教授自定义了一个所谓的“边缘学派”,其研究着力点是:其一,不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而是发现或设计新的社会运行机制,使社会群体有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公平机会,这是与“福利学派”的区别;其二,不单要分析解剖影响人们安全的各种社会现象,更要对形成物欲横流、以强凌弱社会的运行机制进行全面反思,这是与“帝国学派”的区别。

 

经济社会学——

1、字面意义的理解。经济社会学(economic sociology)应该是关注一些经济问题、经济现象的社会学;或者说,经济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研究经济问题的学科。如此,可以大致将其划入社会学的学科领域,是社会学分支学科。

2、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经济社会学以经济现象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即,研究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

3、经济社会学研究的具体内容,有学者归纳为6个方面:其一,社会群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不同类型群体结构对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起着不同的影响。其二,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及发生作用的社会条件,如政治、文化、教育、人口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其三,经济行为与社会行为,研究支配人们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其四,对经济过程进行社会学分析,包括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过程的社会学分析,研究各经济集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其五,研究经济政策实施的社会依据和社会条件。其六,自然灾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经济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社会学与经济学的异同,主要表现为学科领域相异(一为社会学、二为经济学),对象领域相似(都是研究经济问题)。

在研究经济行动中,经济社会学研究经济过程中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的相互作用,经济学则偏重于研究这一过程中的经济因素。

5、经济社会学的作用。经济社会学是在社会经济问题日益尖锐复杂的背景下产生的,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决策理论依据,避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