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考复习要领(一)


2010年北京将实行课程改革后的新高考,北京之前已有十个省市进入了新课程高考,纵观这些省市的课程版高考和原来的大纲版高考比较,应当说在检测思想、检测目标、检测方向上发生了许多变化,当然,在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法上也有更多的内容没有什么变化。面对新课程高考高三的学生、高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复习过程中应当注意些什么?在学习、复习过程中价值取向如何与新高考的价值诉求保持高度一致?谈几点建议和体会,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一、狠抓基础知识万变不离其宗

无论是大纲版高考还是课程版高考,在检测方向上有一条是不变的,这就是“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能力” 。按照高考命题的规律,“高考考查任何一项能力都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这也就是高考过程中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高考命题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基础知识抽样的过程,高考命题是能力立意,检测某项能力需要考查哪些知识就把这些知识抽样出来。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无论高考怎么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基础知识。如果说课程版高考更活了,涉猎更广了,更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了,那么就愈发要重视基础知识,原因很简单:基础知识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和依据。

 

二、要认真看教科书

高考命题的惟一依据是《考试说明》;

高考命题的惟一依托是教科书;

因此高考复习一定要依据《考试说明》,依托教科书。北京版《考试说明》要等到年底才能和考生见面,而教科书学生手中都备齐了。必修课本当然要必读,必选课本也是要必读的。许多考生对研读教科书认识不足,认识不到位,或者觉得没什么可看的,或者说看了没有什么收获。其实书中自有知识点,书中自有学习方法,书中自有学科思想,书中自有学科能力……。命题专家明确表示:教科书是命题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有些学科的命题专家还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有些年份的高考试题,50%可以在教科书中找到原型。

要坚持看教科书,要学会看教科书,要把平时的检测、考试同教科书结合起来、联系起来,溯本求源,最终回到教科书上来,教科书越读越薄,胜算就越来越大。

 

三、要听老师话

无数经验证明、无数教训证明、无数事实证明:谁听老师话,谁就可以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绩。特别是在课程改革交替的时期,特别是在教材改革交替的时期,特别是在高考改革交替的时期,更需要提醒高三、高四的考生: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如果说大纲版高考的若干年中前一年的高考和后一年的高考保持着高度的连续性,如果说课程版的高考在今后若干年中也可以保持着高度的连续性,那么在新老高考交替时期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交替的桥梁、过渡的桥梁。北京2010届的高三、高四老师经过培训,对课程版高考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考试说明》征求意见稿已经见过了,应当说老师们心理已经有数了、有底了,他们完全可以撑起过渡和交替的桥梁,因此一定要听老师话,跟着老师走。过去年年强调高考复习要听老师话,今年则更要大声强调:听老师的话。

其实还有些事项也要引起注意,比如要动笔呀,要有个错误记录本呀,要强科更强、弱科变强呀等等,这些基本要素无论高考怎么考都是要坚持的。

2010年课程版高考在检测理念上有变化吗?在检测方向上有变化吗?当然有!下篇博文再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