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初的翘首以待,到现在的激情不再,创业板上市所遭遇的冷遇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很关键的一条是创业板生不逢时。
今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创业板,引起了各界普遍关注,特别是广大股民给予了热切期待。因为经历了股市的大起大落,大家急于寻找一个赚钱路径,以夺回或者消化前期的损失,而当时虽然正受到金融危机的深度冲击,但中国的股市却逆市上扬,所以更多的人都希望创业板早日上市,以期从中捞点“外块”,这从7月中旬申请开户的火爆场面中可见一斑。
然而,创业板上市期限一推再推,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而13家企业过会之时,却是在经历了黑色8月之后,股市从3478的高点一落千丈,下挫700多点。有调查显示,此间约有六成的股民炒股赔钱。尽管经过短期调整,回升至3000点区位拉锯,但股市走向并不明朗,就连是否会有国庆行情,很多人都持悲观态度,因而大家普遍感到信心不足。
农业生产上讲究个以主业带副业,主业兴,副业旺。股市也是同样的道理。尽管大家看好创业板的朝气、活力、前景,但当主业板块萎靡不振时,谁还能对创业板这个副业寄予多大希望呢?因而,创业板固然带来了赚钱机遇,但毕竟诞生在股市低谷时期,市场没有出现热捧场面不难理解,要使创业板受宠,得依赖于主板的景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