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携手合作才是根本和出路
李华新
国家主席胡锦涛2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
气候变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既受自然因素影响,也受人类活动影响,既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同各国发展阶段、生活方式、人口规模、资源禀赋以及国际产业分工等因素密切相关。归根到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应该也只能在发展过程中推进,应该也只能靠共同发展来解决。
对于气候变化应该由哪国来对其负责,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与经济发达国家彼此的责任应该如何对待,着似乎是一个不容易协调的问题。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而且这一问题也是经历了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胡锦涛回顾了这样的一个过程。
而且这样的一个过程,也是在世界各国不断加深认知、不断凝聚共识、不断应对挑战的历史进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已成为各方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主渠道,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已成为各方加强合作的基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已成为各方共同追求的目标。
着就是来自中国的声音,这样的一个声音是出自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也是代表了发展中国家的。而且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责任,也是有一个界定的,这就是很讲理的一番话,也是没有什么情绪的一个大国的责任使然。履行各自责任是核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凝聚了国际社会共识。实现互利共赢是目标。气候变化没有国界。而且作为发达国家来说,也是应该有一个要摆脱过去的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而是必须在经济发展之初,就应该对环境治理有一个规划,因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也是有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一个责任大国,就应该为自己所做出的承诺负责,就应该为自己的国家的利益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出现博弈的时候,应该由一种责任和义务来决定自己的态度,而不是自私的和仅仅是说为本国利益着想。而其中对于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也不是推诿的。而是在把本国的事情做好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带那些还不如自己的国家的减排问题,
这就是中国的声音为什么受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赞同的原因所在。正如胡锦涛所说的,“国际社会应该重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家、非洲国家的困难处境,倾听发展中国家声音,尊重发展中国家诉求,把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提高发展中国家发展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同样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你们所拥有的技术,应该说是为节能减排服务的,而不是一种牟利的工具或是手段。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一是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一点胡锦涛代表中国作出的庄严的承诺,对于发达国家也有建议和要求,而对于新兴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以及对于非洲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小的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困境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国际社会应该重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国家、非洲国家的困难处境,倾听发展中国家声音,尊重发展中国家诉求,把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
提高发展中国家发展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来自中国的声音的积极的善意的也是可行的,这是一个考虑到各方面的建议,也是可行的方案,理应得到与会各国的欢迎。
(济南 李华新)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携手合作才是根本和出路
评论
编辑推荐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