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论坛上转载了一篇《京沪深楼市均现“价量齐跌”》的文章。文章称,“金九银十”刚开场,京沪深楼市却交出了并不乐观的数据。9月第三周,北京商品住宅期房签约总量跌破2000套,日均签约跌破300套,创下3月份以来的日均成交量新低。回顾整个9月,从第一周开始,北京住宅签约量就出现了同比2成的跌幅,入市楼盘开始低调下降售价。明显的交投缩水已经显出楼市浓厚的观望气氛。在此情况下,部分北京楼盘打出最高8.5折的优惠广告,楼市调整似乎一触即发。上海方面,住宅成交量大幅下降,价格方面,自8月创下19603元的商品住宅历史最高均价之后,至9月第二周均价已降至15353元/平方米。最早开始楼市调整的深圳同样颓势明显。上周深圳一手房市场仅成交631套,创下今年以来的新低,与一周环比降幅达到20.4%。一手房成交均价也环比下降了3.5%,仅为18368元/平方米。至此,楼市“金九”仅剩最后一周,易居(中国)薛建雄分析,一旦十一前供应量继续增加而成交量保持低迷,本轮楼市拐点将出现在“金九银十”。
什么叫做“子吃寅粮”,开发商不断提高房价就是在“子吃寅粮”。不断提高房价就是在透支居民消费,就是在透支房地产业发展,就是在透支中国经济发展。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没有良知的开发商,迟早是要遭到报应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开发商不断宰杀中产阶级,使大多数人沦为房奴,迟早是要遭到报应的。上一轮房市大跌,本应是一场报应,只是巧遇全球金融危机,在一片救经济声中,房市成了一根救经济的稻草,扶持政策使其逃过一劫。经过一劫的开发商不汲取教训,变本加厉提高房价,终于遭到居民的弃购。
开发商说买房产保值增值,说买房产防通胀,这句话若是正确的得有个前提,那就是所购房屋要能售出去,所购房屋日后要有接手,也就是说房屋可以随时脱手换成人民币,否则,不动产的房屋一钱不值。若房产真有那么好,开发商也不会急于卖。朋友们,就算行行好,为开发商想一想吧,让他们留着房产保值增值防通胀发大财吧。
言归正传。本轮房市走势如下:交投清淡——价低量升——量价齐升——量跌价升——量价齐跌。本轮房市短短时间由热到冷,罪魁祸首就是开发商不断提高的房价。
目前的楼市“价量齐跌”就是对开发商不断提高房价的报应。不过,这一次真不希望再看到什么救房市之政策了,让其自然调整,让开发商接受市场之惩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