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创新的研讨空间和研讨空间的创新


        创新的研讨空间和研讨空间的创新
  ——夏季达沃斯参会手记(八) 
  
  再过几天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60周岁华诞了,每一个中国人都期盼祖国母亲的生日尽快到来。国家统计局9月7日发布了新中国60周年系列报告的第一篇,报告中的一连串的数据见证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创新发展,特别激动人心。经济总量实际增加77倍,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翻番,贫困发生率降至1.6%,文盲率降至6.67%……当世界舆论关注经历了从八国集团会议、二十国峰会到G2(美国加中国的机制)的变迁时,中国所带来的奇迹和展现出的影响力实际上已经成为这个世界勃勃生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奇迹是由中国人民的智慧创造的,中国的影响力来源于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中国的持续发展也是13亿中国人的共同心愿。
  
  经济持续发展靠的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活力靠的也是创新。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中认为:“创新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下面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的《创新的法则》一文中说:“大多数的创新,尤其是成功的创新,是来源于对创新机会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研究……”企业家无疑是一个国家创新的活力和重要角色,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创新,关注创新,营销创新,鼓励创新,推广创新。今天我就在这片文章中来为创新做一些“营销”吧。
  
  本届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会议议程的设定中,研讨空间板块的设置可谓是一大创新了。创新的研讨空间板块旨为与会人员提供最佳的互动与合作平台,营造出一种特殊氛围,鼓励就一些迫在眉睫且通常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协作性和创作性的解决方案。主持人会同一组知识型工作人员通过多种以设计为导向的任务指引与会人员。整个板块议题的讨论时间为150分钟,分为六个环节:第一环节10分钟,由主持人就该研讨空间的议题进行简要解读,讲解研讨的具体流程和相关规则 ;第二环节40分钟,根据每个与会人员入场时拿到的不同颜色标志的纸牌,进入对应的小组,进行相关议题的讨论,组长由民主推举产生;第三个环节25分钟,与会者集中讨论,并由每组派代表进行阐述和讲解;第四个环节40分钟,由论坛主办方事先沟通并确定的相关领域知名人士担任小组引言人,从某一个板块进行讨论;第五个环节25分钟,与会者集中分享,每组推荐代表进行阐述和讲解;最后一个环节10分钟,由主持人引导大家互动和总结。为了能让大家深入理解,我把本届大连达沃斯论坛的创新板块——研讨空间的议题设置和引言人、主持人状况附在下面,大家就能够明白高手云集、名流汇聚的含义了。
  
  9月10日 9:00-11:30 保持创新优势(汉语普通话)
  经济萧条历来都会引发具有改变游戏规则意义的创新,并且为企业创造出发现新增长机遇的条件。如何创新经营模式和技术以推动中国企业摆脱危机?
  讨论引言人:
  李镇西,包商银行董事长,中国
  宁宣凤,金杜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中国
  王树彤,北京敦煌禾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中国
  Frank Lyn Yee Chon,普华永道中国市场负责人,中国
  刘东华,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中国
  吴鹰,和利资本资深合伙人,中国
  主持人:
  王利芬,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中国;全球青年领袖
  
  14:00-16:30 重新考量经济发展模式
  竞争力的驱动因素广为人知,但考虑到国际经济所面临的极大的不确定性,人们普遍认为需要重新审视危机前的增长模式。各国应如何打造后危机世界的增长模式?
  讨论引言人:
  Pongsak Hoontrakul,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萨辛学院高级研究员,泰国
  Jean-Pierre Lehmann,瑞士管理发展学院 (IMD)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中国的未来全球议程理事会
  田薇,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主持人,中国
  Barbara Yu,Eton Park Asia亚洲区负责人兼高级管理人,香港特别行政区赛迪略**,美国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墨西哥;世界经济论坛基金会董事会董事;贸易制度全球议程理事会
  主持人:
  David C. Michael,波士顿咨询公司大中华区高级合伙人兼总经理,中国;新兴跨国公司全球议程理事会
  
  14:00-16:30 东北亚的未来
  2008年12月,中国、日本及韩国领导人举行了一次历史性峰会,从而让人们有理由期待未来三国在地区及全球问题上的协作。三国将如何携手合作以解决全球和地区问题?三国合作的重点是什么?
  讨论引言人:
  赵东成,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战略与国际商务教授,韩国
  Kiyoshi Kurokawa,日本国家政策研究学院教授;日本的未来全球议程理事会;
  Lee Sang-Yup,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资深教授;韩国的未来全球议程理事会
  李稻葵,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及曼斯菲尔德?弗里曼经济学教授,中国;
  Heizo Takenaka,庆应义塾大学全球安全研究所所长,日本;世界经济论坛基金会董事会董事;经济失衡全球议程理事会
  阎学通,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
  袁明,北京大学国际研究院副院长兼美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
  主持人:
  Hellmut Schütte,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名誉教授,新加坡;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客座教授,中国
  
  9月11日9:00-11:30 再造“最高管理层”
  美国、欧洲、日本的资产减值现已高达4万亿美元,这是一项创记录的资产流失。在后危机世界,为取得最佳业绩,公司应如何再造薪酬模式和最高管理层?
  讨论引言人:
  Daniel Edwards,Heidrick & Struggles公司亚太区执行合伙人,日本
  Rafael Gil-Tiend,MMC公司亚洲区董事长,香港特别行政区
  Jacob Hsu,信必优公司首席执行官,中国
  Oliver Niedermaier,美国赛捷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James T. Riady,力宝集团首席执行官,印度尼西亚;新领军者年会导师
  Dov L. Seidman,LRN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美国
  Brian Sullivan,CTPartners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美国
  主持人:
  Martin Hilb,领导力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IFPM)执行董事,瑞士
  
  14:00-16:30 新兴经济体的替代能源
  2030年世界所需的发电设施尚有70%左右有待建设,而煤炭可能仍是未来能源组合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在新兴经济体中,替代能源在低碳增长和就业中会展现出多大的潜力?
  讨论引言人:
  Tewodros Ashenafi,西南能源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埃赛俄比亚;全球青年领袖
  Charles Gay,应用材料公司应用太阳能领域总裁,美国
  Jukka Jaamaa,美闻达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芬兰
  Lady Barbara Judge,英国原子能管理局主席,英国
  Nikhil Sawhney,Triveni Engineering & Industries执行董事,印度
  Ned Tozun,D.LightDesign总裁,中国
  杨富强,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中国
  主持人:
  Michael Liebreich,新能源财经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英国;可持续能源全球议程理事会
  
  14:00-16:30 您的判断有多好?
  研究表明,当需要在时间紧迫,情况复杂和高风险的环境下做出决定时,人们更多依赖直觉而不是逻辑和理性思维。领导者如何避免那些导致错误决定的普遍错觉?
  讨论引言人:
  Rafaela Hillerbrand,RWTH亚琛大学人类技术中心能源技术道德研究项目负责人,德国;青年科学家
  Ken Howery,创办人基金联合创始人及管理合伙人,美国
  Joseph Kasputys,IHS Global Insight董事长,美国
  Erwann Michel-Kerjan,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风险管理及决策过程中心执行董事,美国;全球青年领袖
  David Schlesinger,汤森路透总编辑,英国
  苏铭天爵士,WPP集团首席执行官,英国;新领军者年会导师;市场和品牌营销全球议程理事会
  Willam Swope,因特尔公司可持续性集团副总裁兼总经理,美国;可持续能源全球议程理事会
  主持人:
  Anil Gaba,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新加坡分院决策学教授,Orpar风险管理首席教授,教员主任
  
  9月12日9:00-11:30 科学发现和突破
  在当前充斥着复杂问题的世界中,发现突破性解决方案是一大挑战。出席该研讨会,亲身领略来自各行各业的大胆思维,探索能够改变人类命运的理念。
  挑战者:
  Howard Alper,科学、技术与创新委员会主席兼会长,加拿大;青年科学家
  讨论引言人:
  Fabio Cavalli,mondoBIOTECH公司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商务建筑师,瑞士;技术先锋
  Merieme Chadid,南极研究站探险家及天文学家,法国;全球青年领袖
  Jonathan Dordick,伦斯勒理工学院生物科技与多学科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美国
  Vanessa Hayes,儿童癌症研究所癌症遗传学组组长,澳大利亚
  James A. Hendler,伦斯勒理工学院Tetherless高级客座教授,美国
  David Hutchinson,奥塔哥大学高级讲师,新西兰;青年科学家
  Nitsara Karoonuthaisiri,国家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心芯片实验室负责人,泰国;青年科学家
  Hiba Mohamed,喀土穆大学地方病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副教授,苏丹;青年科学家
  Michael Sutherland,剑桥大学英国皇家学会大学研究院士,英国;青年科学家
  James Tickner,英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项目负责人,澳大利亚;青年科学家
  主持人:
  Adam Bly,种子传媒集团创使人兼首席执行官,美国;全球青年领袖;创新地理学全球议程理事会
  
  14:00-16:30 社会创新的发现和突破
  在充斥着诸多问题的世界中,挑战在于找到突破性的解决方案。与全球青年领袖,社会企业家和技术先锋一起亲历社会创新方面的大胆思维并探索可以改变命运的创想。
  讨论引言人:
  Reuben Abraham,印度商学院新兴市场解决方案中心执行主任;全球青年领袖
  Vikram K. Akula,SKS小额信贷创始人兼董事长,印度;全球青年领袖
  Catherine Beaudry,加拿大蒙特利尔理工学院副教授;青年科学家
  陈国权,齐放公司首席执行官,中国;技术先锋
  Carlos Danel,墨西哥Compartamos银行联合首席执行官
  Andreas Heinecke,对话社会企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德国;社会企业家
  Andrej Nabergoj,美国Noovo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全球青年领袖
  Jimmy Wales,维基百科创始人,美国;全球青年领袖;互联网的未来全球议程理事会
  主持人:
  Carlos Moreira,瑞士WISeKey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稍微详尽地聊聊我参加的第一个研讨空间的收获。
  
  9月10日上午9点到11点半在达沃斯主会场第一研讨空间厅,36名与会者(不仅仅是企业家)与央视主持人王利芬一起讨论和解读了“保持创新优势”这一议题,讨论按照前面描述的六个环节进行,大家分组进行头脑风暴,分别从短期(5年内)、中期(5-10年)以及长期(10-20年)考虑,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的维度讨论未来中国可能出现的消费趋势。在此基础上,要求与会者分别从科技、服务、领导力和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产品和商业模式领域等六个维度发掘可能的创新机遇,并以影响力和实施难易程度进行衡量,探讨企业可能面临的创新机遇。论坛官方发布的研讨成果如下:   


本场研讨空间的部分成果

        1、短期(5年内):
  政治更趋民主
  社会保障逐步完善,社会实现全面温饱;与此同时,贫富差距也会带来动荡和挑战
  新能源革命
  城市化带动住房、汽车、教育消费,使住房、汽车、教育成为消费热点
  消费多元化,消费者对交通设施改善、旅游、文化和艺术消费的需求增加
  移动消费和支付趋于普及,人工智能得到发展
  食品药物安全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2、中期(5-10年):
  社会全面实现小康,财富分配公平、透明
  性别和老龄化矛盾加剧
  社会福利增强,中产阶级队伍和比例提高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衡量标准从GDP导向向百姓幸福指数演变
  内需消费占据主导地位
  对健康、生活质量的关注增强,要求完善生活保障和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改变消费方式
  研发投资增加,技术水平接近欧美

  3、长期(10-20年):
  中国经济总体规模世界第二
  中国政治经济和谐、精神民主、人民生活富足
  对决策者的考量以领导力为准
  广大农村土地实现资本化
  党内民主化带动国家民主化和社会国际化
  新能源成本大幅降低,绿色、低碳消费成为主流消费模式
  中国全面进入老龄社会,生物医药消费增加
  消费体验更加完善
  独生子女制度松动,民办教育发达
  技术水平超越欧美,科技出口成为可能
  
  在此基础上,大家分别从科技、服务、领导力和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产品和商业模式领域发掘可能的创新机遇,并以影响力和实施难易程度进行衡量。广受欢迎的中国可能的创新机遇有哪些?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社会企业和社会投资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
  零排放民用住宅
  移动互联技术和移动消费
  新能源技术
  纳米技术
  消费者体验中心(商业、文化、娱乐)
  决策者的产生机制

  
  当然,除了上面的收获之外,还有几点感触想和大家分享。
  
  在研讨空间的第二环节,我参与的小组里有很多有影响力的人物,比如《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组委会主任,中国企业家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刘东华先生。刘东华先生给人的印象是儒雅、博学、亲切,很有领导力,得知我来自新东方,马上提议让我来主持讨论并代表小组发言,理由是新东方人的口才好(我暗自揣测,可能是因为刘社长和俞敏洪老师很熟悉,所以才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吧)。我还真紧张了一小会儿,不过,有了大家的思想,我也就坦然起来。   


研讨空间《保持创新优势》第二环节的小组讨论场景。呵呵,我在哪?我在照相啊……  


小组代表,曾担任《赢在中国》评委的吴鹰在代表小组做陈述,语言幽默,诙谐,逗了大家一乐。

        赛仕软件大中华区总裁黄永恒先生碰巧和我在一组。在谈及未来的消费者趋势时,他认为移动消费和基于移动消费的银行金融支持应该会成为重点,其内在的特殊性势必将使其成为未来企业要应对和跟上的业务方向,这个振聋发聩的观点让我感觉醍醐灌顶。回来后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了解到所谓“移动商务”是指对利用网络和移动终端传输数据以达成商业行为的一种新电子商务模式。移动商务在商务活动中以应用移动通讯技术使用移动终端为其根本特性。由于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的便捷,用户可以第一时间零距离进行各类商业活动,摆脱了以往受空间束缚的商业模式。目前,中国移动的12580、中国电信的118114、中国联通的116114都已经开始进军手机界面,服务开始多元化,客户下载客户端到手机后可以直接通过手机上网享受机票酒店预订、餐饮优惠券下载、路况查询等服务。由于手机的便携式,同时三大运营商的网络无缝隙覆盖,使得客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享受便捷。但目前,移动商务还存在着一些瓶颈亟待突破:比如安全性、业务模式过于单一和缺乏合适的管理人才等。
  
  整个研讨空间进行了两个半小时,总有一个女孩,在白板上“书写绘画”着我们研讨会议的成果。由于她基本上一直都在“书写绘画”,所以进入我们视线的总是她的背影,但谁能说这不是世界上最美的背影呢?   


世界上最美的背影之一

        本次达沃斯会议的研讨空间部分让我倍感亲切,仿佛回到了在哈佛商学院学习的那些日子。与会的企业家们激扬言语,挥洒睿智,用思维脑图带来MBA案例讨论般的思维风暴,快节奏的思维碰撞让很多问题都得到了全新角度的诠释。研讨空间的形式是一个创新,我参加的第一个论坛刚好探讨的是保持创新优势。创新的研讨空间,研讨空间的创新,给我留下了无限的关于创新的遐想空间。   


9月11日的一场研讨空间的“战果”,构图很美,我就权且把她留作纪念吧。 其实,新东方做为教育企业,也真应该好好学习学习啊!

        就在这篇文章快要写作结束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这段时间很“热闹”的一个人物——李开复博士,热闹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李开复博士2009年9月在中国北京创立了创新工场吧。看来,创新真的很重要。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学习,开始思考,开始走上创新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