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08年底手机上网资费的下调和09年初3G牌照发放,手机上网渐成风尚。而手机阅读之风也在悄然兴起,成为继互联网文学之后又一种令人期待和时尚的阅读方式。无论是地铁上,还是公车上,可见越来越多年轻人捧着手机看书的场景。
中国7亿手机用户和1.55亿手机上网用户,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当现代人发出“看书是种奢侈”的悲观论调时,手机以其随时随地随身的特性让人重新找到可以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的希望。假以时日,当手机阅读成为生活流行时,这个市场的成长空间就会变得非常有吸引力,而其中蕴藏的商业价值也不可低估。
空中网作为国内领先的无线互联网公司,正是看到这样的潜在价值,在推动手机阅读方面不遗余力,包括近期推出的手机新文学原创大赛。空中网希望通过这样的大赛“打造100经典手机文学文库,推动中国手机新文学的发展。”
这次手机文学大赛为不同写作需求的从草根到专业作者提供了发挥文思的空间。无论是写成70字一章节的短信体小说还是10000字以内的中短篇小说,或者长达数10万字的长篇小说,都能在比赛中找到合适的去处:大赛为作者提供空中故事汇、话里有画、真人秀、信手拈来、移动新小说等文字不等、体裁各异的文体展现舞台。开放的大赛规则应该能赢得不同类型的写手和读者的认同和参与。
从这次大赛已经提交的作品来看,也反映出这样的特点。有初学者,有专业作者;有草根,也有名家。而在作品质量上,也呈现各异,无关名气却不失精彩之作。比如“空中故事汇”中,有位叫“半青”的作者在其作品《无言并非无爱》的开篇语就富含哲理:“我们都还年轻,不要轻易就被一次恋爱打败。要相信冥冥中,注定与你相守一生的爱人一定会出现在你面前。现在的悲痛都是为了映衬将来的幸福…”比如“信手拈来”中,“魔女雪雁”的《蝶海奇缘》对爱情的描述也同样发人深思:面对她(爱情),有人喜欢轰轰烈烈,有人追求平淡似水。在纷繁众多的爱情神话里,没有对与错之分,没有得与失之量,有的,只是自己的那颗心,自己的那份感觉。个中的滋味与道理,只有在亲身经历后,才能慢慢感悟。”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而大赛评选规则也充分考虑全民参与:先由读者初评,再由专业作家评委定评,决出最终的优胜者。
这显然既能触发普通的手机写作者和读者的参与兴致,也迎合了专业评委们展现自己眼光的口味。
所以,对这样的比赛,无论手机写手还是作家评委的期望都颇高。评委之一、知名作家刘震云认为,“空中网手机文学大赛是将手机与文学结合起来,全新的载体可能会产生全新的文体和创作形式,文学可能会有质的变化。”文学评论家张颐武则认为,从互联网写作到手机写作,使得文字文化有一个意外的复活。
手机文学往往指用电脑写作后上传到手机网站供人下载或者在线阅读的文字,而用手机直接书写并上传对写作者是不小的挑战。虽然手机阅读中长篇小说在技术上不是问题,但石安一直认为手机写作应该是短小的文学体裁更适宜。这也是空中网为比赛设定互联网投稿和手机投稿两种方式的重要原因。但事实是,很多作者通过手机直接写作和投稿,这让人感到意外。这个现象背后更让人兴奋的是,手机文学会以其随时随地实现作者和读者的互动迎来广阔天地和光明前景。(文/石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