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邑中国:青少年不会为了节省话费而特意网上聊天


  群邑中国今日发布《中国青少年媒体消费研究》,研究显示,青少年不会为了节省电话费而特意选择在网上聊天,他们认为跟朋友联系还是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最方便快捷。同时,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不会在网络上购物,因为他们担心会买到伪劣产品,所以更倾向于在实体店选择实物。

  以下为群邑《中国青少年媒体消费研究》互联网部分内容:

  大部分青少年只在家里上网。在学校除了计算机课外学生接触不到网络。网吧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形象较为负面,只有男孩们会在与朋友一起打游戏时才偶尔去网吧。

  青少年不会为了节省电话费而特意选择在网上聊天,他们认为跟朋友联系还是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最方便快捷。他们用QQ聊天而不用MSN,因为身边的人都只用QQ。绝大部分人都加入了班级的QQ群,也喜欢使用QQ空间。对他们来说,QQ空间足以代替博客。

  校内网(现已改名人人网)是青少年最常上的社交网站,但大部分青少年只将校内作为QQ的补充。另一方面,绝大部分青少年并不知道Twitter、饭否和滔滔这类微博客网站。

  如果需要在网上查找信息,青少年只考虑百度,因为百度是他们最早使用的搜索引擎,已经形成习惯。他们还经常访问百度贴吧,特别是明星、游戏和学校或班级的贴吧。

  除了电视以外,网络也是青少年收看电视剧或视频的重要途径。他们选择去优酷、土豆这样的网站观看。在网上看电视剧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一次性把所有的电视剧看完。但总的来说,网络收看只是电视收看的补充,因为网络速度不够快,电脑屏幕看上去也太小。

  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不会在网络上购物,因为他们担心会买到伪劣产品,所以更倾向于在实体店选择实物。

  部分青少年会因为周围人的影响而在网上购物。他们大多会选择淘宝网,会在网上买游戏点卡、衣服、鞋子和创意小玩具等,主要因为价格便宜。因为他们自己还不能办理独立的银行卡,所以一般会请开通网络银行的亲友代为付款,或到银行直接汇款。

  相对于中国青少年,英国青少年的互联网消费习惯如下:

  不论学校还是在家,每个青少年都会使用互联网。在家里上网是为了娱乐(例如社交网),在学校(或图书馆)主要是为了学习。大多数青少年会沉迷于各类社交网站。最普遍的“Facebook”,几个每个人都会拥有账号,然后一周至少登陆4次。Facebook流行的原因是你能和朋友在网络上全方位互动。

  另一方面,青少年却不喜欢Twitter。大部分人注册了这个服务,然后就让它摆在那里,他们意识到自己不会经常更新内容(因为用Twitter会用手机费,这样的话他们宁可用这些钱发短信给朋友)。另外他们也发现,没人关注他们“Twitter” 发布的消息,他们的自言自语根本没有意义。

  除了社交网站外,互联网也是各种话题信息的主要来源。Google当然是绝对的搜索引擎,原因很简单,仅仅是因为它很有名并且容易操作。一些青少年会在网上买东西(例如eBay),但因为网络付账需要信用卡,而许多青少年没有信用卡,所以这部分人所占比例非常少。许多青少年会上YouTube看视频,但也有些人也把它当音乐播放器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