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功成事遂与企业员工
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篇把社会治理状况,分了类型,排了顺序。他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意思是说:最上策的统治者是实行无为而治,人民大众不知道有它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实行德政,人民大众得到恩惠而亲近他和赞誉他;再其次的统治者是实行法治,人民大众畏惧他的刑罚;再其次的统治者是实行暴政,人民大众侮骂他怨恨他。他施政多变而诚信不足,自然会有人民大众对他的不信任。老子接着对最上策的统治者指出他的高明,他说:“悠兮,贵其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意思是说:最高明的统治者悠闲啊,他看贵自己的言语(他不随意发号施令),结果成功治理社会而且事情办得园满,老百姓也都舒畅地说“我自然”(顺其自然,行动自由)。
老子以上虽然是讲社会治理,但是我们企业管理同样可以借鉴。
企业管理最上等的是按生产经营规律来管,也就是讲生产经营之道,如同道家主张管理社会,实行无为而治。企业管理者把生产经营规律客观要求,具体化为各项操作规程,这样员工不直接感觉到你的存在,然而他们却知道了应该去搞;其次的管理者是实出员工的福利待遇,这样员工会近你称赞你,从而自觉从事劳动。然而这不能解决应怎样干的问题;再次的管理者是突出规章制度的严励,这样员工就会畏惧惩罚而老实地劳动,但这会缺乏自觉劳动的热情;再有的管理者以老板的粗暴专横实行管理,这样员工就会恕骂你怨恨你。你朝令夕改,缺乏诚信,自然员工也就会对你不信任。在这几种管理当中,最不好的当是粗暴专横,不重诚信;严肃规章制度、注重福利待遇这都是必要的,也者很重要的。然而,从根本上来讲,按生产经营规律来管理,是最为重要的。比较而言,这也是最悠闲而又是最有效果的管理。而且这种管理取得成力,事情达到园满,企业员工
也会愉悦地说:这很自然。
当然,要做好这样的管理,必须做到:
—、要树立科学管理的观念。按生产经营规律来管理,也就是科学地管理。只有树立了科学管理的观念,才能真正理解这种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牲,并且才能坚持不懈和始终不逾地贯彻。
二、要深刻认识规律和善于驾驭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排除干扰,弄清那些是规律的内容,并把它具体化为各项日常的操作规程。
三、要坚持依靠企业员工的路线。员工是活的生产力要素,一切生产资料都要由她们来操作,产品要靠他们生产,价值也是他们创造,各项操作规程都要他们实施,不要简单把他们看成顾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