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在哪里 评论 11 views 价值中国 投资 房产 信仰在哪里 网友:我有一个事想向您确认一下,《南方周末》牟其中曾经写了一篇文章,说您只谈他有问题,而对自己的毛病只字不提。牟其中说你只埋怨他,不检讨自己。您跟老牟的恩怨情仇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只埋怨别人、不埋怨自己,需要找一个信仰,信仰怎么找? 冯仑:很好的问题。第一,跟老牟没有恩怨情仇,只有观察问题角度不同,我跟他相比,我50年后,他30年后。就像我跟80年后,看法不同,时代角度就不同。30年后基本都是迫害妄想,总在假想一个敌人。我是50年后,我的思想方法跟他不一样,那对头一件事的看法就不同,只是说年龄上差距很大。比如他用的词汇,某某你回家吃饭,这个词他不用,他用的词都是超大的词,国家、民族、社会。我们80后的词都是小词,比如“炯,俯卧撑 另外,通过对牟其中的研究分析,我得到更多的是跟他不一样的地方。老牟当年那样做,我们不能那样做,我们在找自己的方法。后来我发现老牟写了很多东西,对一个已经停滞了历史的老人,用陈旧的语言来分析今天他想象中的一些故事,他老讲1949年以前,你用今天的事跟他掰扯,伤害他太深。一本书100页,老牟在20页已经翻过去了,我在50页、60页,我也会翻过去,你们在100页,终有一天安门也会翻过去。如果我老批评你们,说明我自己没有认识到自己正确的位置。你这篇书只要梳理自己的价值,不要怕被翻过去。牟其中翻过去以后,还想翻。当然60页的内容跟30页、40页会不一样。 再有一个怎样找到信仰。实际在15岁到20岁会有很多偶然性,比如建一个寺庙,家里出了变故,有一个很好的老师,大部分信仰都在这个阶段形成的,你说到40岁突然一天有信仰,那基本是从精神病院出来的,会有这种可能性。大部分人在15到20岁已经基本形成,这些信仰的形成是家庭、学校、社会,很少是偶然性。20岁以后改比较难。你要有孩子,最好从他15岁以前就开始教育,15岁到20岁定格,今后你就省心了。给孩子一个Google,给他一个GPS,我跟我小孩说,最重要给她一个GPS,有了GPS就是有了信仰,有了价值方向,剩下的事她自己处理。这个东西作为家长应该早早给孩子准备,而不能等到她岁数很大以后,老是针对某件事掰扯,那掰扯不过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