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海外公民为什么渐成为恐怖袭击直接目标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民众与世界民众有了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现在每年有一千二百万人出国,四千六百万人出境,到中国来的外国人有两千四百万人,中国公民向“世界公民”的身份转变给了中国展开公共外交的广泛可能性,这种交往是实实在在的双向观念和国情的交流。

  然而,我们目前面临的海外安全形势越来越复杂。地区热点问题升温和部分国家政局动荡,直接影响我海外公民和企业安危。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国家经济衰退或不景气,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生存环境有所恶化。在恐怖袭击和绑架、海盗等非传统安全事件中,中国公民正逐渐从过去被殃及变为直接目标。各种刑事犯罪和意外事故更直接造成我国公民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因中国海外侨胞自身问题引发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案件有所上升,特别是部分海外侨胞不注意尊重当地风俗、不注重个人修养、缺乏法律意识或违背商业道德。这些不文明行为给本人带来安全风险,也损害了中国人的整体对外形象,对当地华人华侨和合法旅居当地中国公民的生存、发展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及合法权益,多次就领事保护案件作出重要批示。外交部和各驻外使领馆将领事保护作为外交工作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时刻准备着为同胞们的安危奔走劳碌。为切实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合法权益和利益,我国政府一是通过完善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地方海外安全工作机制,建立中央、地方一体化的海外安全保护工作机制。二是强化应急处置。各驻外使领馆继续细化重大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快速反应、协调处置的工作机制。三是做好预警宣传。由外交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及时发布“出国特别提醒”和“领事新闻”。四是推动领保立法。外交部将积极配合领事保护立法工作,以使领事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海外中国公民也要积极依法依俗树立文明形象,避免因缺乏法制观念和文明意识而带来不良行为举止,倡导文明形象、文明举止。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中国人谦和友善、遵法守信的文明形象,广大海外侨胞人身财产安全就能得到更多保证,发展就有更大空间。海外中国公民的文明形象和国际沟通能力的不断提高,就能把中国的真实情况,包括文化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内外政策等介绍到国外,这也是对政府外交政策的极大支持。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就更有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