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银行信用卡业务起步较晚,但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变化,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发展迅速,尤其是2007年以来,我国银行信用卡发行量增势迅猛,远远超过借记卡的增长速度。据中国银联统计,2008年底我国银行发卡量超过18亿张,其中信用卡数量达1.5亿张,借记卡发卡量与信用卡发卡量之间的比例从2007年末的12.24:1下降为2008年末的12:1,境内联网商户达到118万户,联网POS机达到185万台,联网ATM机近16万台,分别是银联成立前的7.8倍、8.4倍和4.1倍。在信用卡发行量迅速上升的同时,人们也从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信用卡业务中受益,人们是越来越离不开手中这张小小的卡了。
但是,伴随着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快速增长,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发卡量”泡沫巨大,活卡率不高,大量的信用卡处在“休眠”状态,信用卡的实际使用效率不高,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增加了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成本;市场细分结构不合理,出现水平细分过度,垂直细分不足,导致无序重复竞争,尤其是一些银行盲目追求新潮,推出眼球经济现象所带动的新型时尚信用卡,而不注意打造自己的品牌,导致其边际效用递减甚至为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用卡机制设计不完善大搞欺诈活动,使信用卡业务中的欺诈风险较大,冒名顶替、恶意套现、欠资不还、黑中介等等问题层出不穷。我们看到,一旦发生欺诈事件,不仅会影响到持卡人的信用记录,也使发卡银行受到重大的声誉损失和经济损失。
作为监管部门,中国银监会一直加强信用卡业务风险监管,及时向社会提示信用卡业务风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日前,随着国庆、中秋节日临近,居民银行卡消费活动较日常大大增加的实际,中国银监会特向广大公众正确安全地使用银行卡发出五点提示:一是卡在手中≠安全用卡,要正确保管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密码4项个人信息,不要主动泄露或者被动泄露上述个人信息,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二是投机套现≠无息贷款,不要轻信“黑中介”的宣传,天上不会掉馅饼;三是自认无欠款≠信用良好,要做到理性用卡,及时还款,养成仔细核对账单和交易记录的良好习惯,以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四是免息消费≠免费用卡;五是口头宣传≠合同约定。
最后,中国银监会再次提醒广大持卡人要妥善保管个人姓名、身份证件(号)、银行卡号和密码;对来历不明的短信、电话、邮件、张贴公告、套现广告等提高警惕,任何情形下都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4类重要的个人信息,更不能通过ATM、POS、网银、柜台汇款等向不明账户转账;如遇可疑电话、短信、邮件、张贴公告等,应直接通过发卡银行统一的客户服务电话进行确认或向公安机关报案,以安全用卡,理性用卡,更好地使用各类银行卡服务。对于上述举措,笔者认为中国银监会做得很好、很及时,很到位。对于持卡人来讲,一定要遵照提示要求,对自己的信用负责,对自己的钱财负责,安全用卡,理性用卡,过一个安定、祥和、快乐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