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慨:听奶奶讲鬼故事


  前一阵我一下买了30张恐怖片的碟,差不多用了两周就看好了。大部分的恐怖故事在我看来太不恐怖了(少数凶杀片还算例外),尤其是鬼故事是我爱看但属于很少看到真正恐怖的那个类别。我有一个朋友居然与我一样也爱看恐怖片,我问他此好的由来,他说他从小就爱听奶奶讲鬼故事,听着听着就钻奶奶怀里或被窝里面,但是还是想听。在这里,有两个关键元素:一个是鬼故事得有人讲,最好能讲的绘声绘色,对我来说以前扮演这个讲故事角色的是大我两岁的哥哥,然后我们两个互相一起瞎编;还一个是得有人提供安全感,在这里奶奶扮演的角色就凸现出来了,有了奶奶在虽然听的是鬼故事却不至于一睡觉就做恶梦。其实,这样的鬼故事训练达到一定的频度,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大大增强,鬼故事就不大可能轻易吓倒这样的小朋友,我想我的胆一半是鬼故事训练出来的,一半是老出门走夜路训练出来的。

  给我们的启发是,作为家长可不要一味地给孩子一些可爱娃娃加美丽花朵的信息,鬼怪神奇本来也是我们周围经常接触的信息,如果我们从小就只接受那点点温室信息,那么我们的孩子的心理阈值就会变得很低,见识多点,就能见怪不怪。另一方面,家长也不是任由孩子自己去面对他们遇到的各种信息,任由孩子自己消化感受,正如今天很多家长任由孩子自己去感受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一样,只有家长能尽量多地与孩子一同去面对和感受,那样才可能提供孩子必需的心理帮助与进行适当有效的对话。

  小时候看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里面有个唱段是“听奶奶讲故事”,我慢慢明白,其实那个小女孩李铁梅成为革命姑娘与她小时候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老讲革命故事有关,但是假定她奶奶老给她讲挣钱的故事呢?老与她讲探险的故事呢?老与她讲动物的故事呢?老与她讲历史故事呢?老与她讲宗教故事呢?老与她讲美容故事呢?或者老与她讲鬼故事呢?一个小姑娘,就跟一张白纸一样,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也可以画乱七八糟的东西,奶奶们在上面下的功夫最后都是有个收获的,那么我们现在回头想想看我们的奶奶或者以奶奶为代表的家长整天给小朋友讲的啥故事呢?怎么讲故事的呢?有没有讲故事呢?故事讲完了有没看下结果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有谁给孩子讲鬼故事了呢?有谁是讲究讲鬼故事与非鬼故事各自的妙用了么?

  昨日场景:在星巴克看书:《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录两期风暴节目。与醒生兄吃饭。接受英才杂志富二代问题采访。本人新书《洞察——迈向复苏的新商情》、《调教——独生世代的新亲子之道》已陆续与广大读者见面,敬请博友们关注。

  今日小诗:

  夜步

  夜间的街道上,

  我看见白云、月亮和星星低垂,

  透明围绕我前后的脚步。

  行程是可以叩击的混凝土,

  但没人能踏上那条银色的路。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爆炒脆桃

  选未成熟的脆性水蜜桃,去皮切出两分见方的薄块。备嫩姜、嫩椒切成等形薄块。起橄榄油锅,热后先入佐料,再倒入桃块,放食盐酌量。大火快炒三分钟出锅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