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天下—姓名解析


 

每个人的姓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姓名作为代表一个人的符号的同时,也在这个人被赋予这个符号的那时候起,就持续不断地影响着人的一生,关系着人一生的发展。因此,有一个好的姓名,就能够在很大意义上使人生事半功倍。
从古至今,大凡圣贤之人,都很重视姓名。《吕氏春秋》中有“名正则治,名丧则乱;凡乱者,刑名不当也”。前面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名字好了就会有好的发展,名字不好就会乱;大凡出现不好的状况,是因为名字叫的不好。”
被国际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教育家之首的孔子,对正名尤其重视。《史记·孔子世家》第54自然段有这样的记载:是时……孔子弟子多仕于卫,君欲得孔子为政。子路曰:“君侍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何其正也?孔子曰:野哉由也!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在孔子弟子中,子路是一员猛将,讲起话来不大文雅。针对卫王想请孔子管理政治,子路就迫不及待地问孔子,您主政以后,哪一件事放在最前做呢?孔子说:一定要先正名。子路说:老师太迂腐了,名有什么好正的!孔子一生气就骂开了:你这个粗野的小东西,你要知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呀!子路虽粗猛但却明理,听老师一讲解,自然就懂了。
正因为孔子对姓名的重视,在其作“易”后则为孔氏做族谱排序,一是为分礼仪长幼尊卑,二其实为其姓名第二个字能够和姓氏相合。这里就不得不说什么样的名字是好名字了。
那究竟什么样的名字才算是好名字呢?总得来说,如果名字的第二个字能够和姓氏的基本命理、象义等相合,而第三个字能够完整的并且比较好的代表一个人的秉性,同时每个字都具有不错的内涵,那这样的名字就可以称的上是好名。
这里说一个比较大的误区,现在很多人起名为了追求命理而去用繁体字的笔画或者康熙字典里的笔画去寻求每个字所代表的象义、命理等,这个是很不科学的,因为《易》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已经使用的是简化字,而繁体字和康熙字典里的字基本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更不用说使用了,所以我们如果要寻求名字所代表的命理,那一定也是要用简化字。
至于如何具体起一个好的名字我这里就不罗嗦了。
如说的有什么不当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提出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