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慨:与事业空间一同成长


    经常碰到一些国际朋友,他们会与我争论中国社会的进步,当然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他们会质疑中国哪有民意表达的空间。如果简单用西方的政治模式来看,他们的一些评论也不完全错误,但是他们很少有长期置身在中国社会的机会来体会中国民意表达进步的方式、程度与水平。在中国的普通公民,如果从改革开放算起,那么我们就能切身感受到那种来自生活可以感知层面的民意表达进步:人们可以在朋友谈话中无所不谈,人们开始看到媒体对于具体政策的评价与对于政府部门不适当做法的质疑,人们开始看到网络评论与意见讨论,人们可以开始参与对于政府表现的评价,这些进步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如果从历史的纵向来进行比较的时候,那么我们就不能忽略这样的进步。


 

    我是从事民意研究的,我的责任是把在社会、政治、文化与商业各个方面的公众意见与需求呈现在决策者的面前。现在大家看到我们发布的中美民间对看、两岸民意观察、市长表现公众评价、社会阶层研究、医疗改革与教育改革政策评价、法官形象、两会焦点议题等内容已经不感到太奇怪了。在17年前开始这样的事业无疑是一项有巨大挑战的工作,那个时候任何的社会话题都很少由民间来搜集信息与数据,对于公共政策的研究更是政府的专利,而且就是媒体也很少能让民间数据有发布的空间,甚至老百姓在接受这类调查的时候总是有很大的担心。在过去的17年中,我们实现了这样5个重要的转变:一是把很少有民间可以独立研究的民意话题,转变成了很少有民间不可研究的民意话题;二是把被访问者谨小慎微的访问态度转变成轻松开放的访问关系;三是由只能作为体制外部的独立研究转化为有大量的党政部门来借助于专门的民间研究;四是由少数有兴趣的专业人士的工作转变成了有相当规模的专业队伍与教育机构有越来越明确的职业对口的人才培养的专门行业的工作;五是由基本上不能由媒体发布的数据信息变成了国内外媒体非常看重与信赖的精确新闻信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民间民意调查与政府统计调查部门的协同推动下,今天在中国的党政高层对于借助民意调查来对于党政干部政绩进行公众考评的共识也日益确定。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零点调查以及现在的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成长成为具有国内外专业影响力的专业民意机构,这个发展的过程说明了两个密切相关的作用面:从公共环境与政策面来说,民意表达方面的进步一直拥有很大的弹性,我经常遇到朋友有时是国际朋友首先是不相信中国会允许独立民意调查机构,其次是假定我一定会受到很多的政府限制,我可以确定地说,其实我们一直以来的探索工作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政府方面的干预,相反却一直得到不少方面的肯定、支持与接纳;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说明可创业家的探索与开拓精神的必要性,在民意领域很多人假定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因此在这个假定之下所以他们也不去努力什么,从而失去了很少发展的机会,事实上要让健全的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民意调查机制发育,需要在研究技术、研究人才整合、与社会各界的沟通模式、策略性地解读与应用民意数据方面进行持续的钻研,只有这样民意调查作为一种科学反映公众意见的工具才对于决策者、其他舆论领袖和公众有说服力与影响力,我所领导的零点团队是这样去努力的,而这种努力一直得到很好的回报。事业空间需要拓展的努力,而认真的拓展完全有可能得到认可,这就是我来看与事业空间一同成长的基本道理。


 

    从零点开创性地启动独立民意调查业务,到拓展成为包含民意调查、商业研究、策略咨询、政策分析与国际研究的大型研究咨询集团,我把产业化思路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核心模式,而这样的发展也是密切跟进中国的主导产业与政策主流的发展,把民意调查与基于调查的咨询工作作为服务于产业与政策发展的有力工具来应用,一点也不能脱离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一点也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业务成绩,一点也不能把一个时期的成功当成不变的灵方,一点也不能丧失事业发展的危机感,一点也不能在遇到的困难面前丧失前进的信心,也正因为如此零点在过去的17年保持了持续不断的进步,也能继续坚定地迈向首个源自中国的跨国咨询品牌建设的路向,做到这点需要我们艰苦的努力,但也没有什么人不让我们这样做,相反我们正拥有前所未有的全球地位重新设定的机遇。


 

 

昨日场景:今天在咖啡馆办公会客,接待了三四批客人,喜欢咖啡工作方式。找了点时间看家具。 本人新书《洞察——迈向复苏的新商情》、《调教——独生世代的新亲子之道》已陆续与广大读者见面,敬请博友们关注。

 

今日小诗

海想

 

一个活佛从青海发来短信,

说他梦游在群众与海岛之间,

那些平时远离海的忙者,

终于到了从未曾到过的海洋,

他就坐在海崖,

看着海的边远,

听着海浪激涌出的音乐,

让那些海风吹向美丽的净土。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小炒蛋片

鸡蛋五个,水中煮熟剥出,用线割成两半,取出其黄,将蛋白切成小片。鲜辣椒十二个,切成小片。起油锅,放姜末、蒜末少许,再放入蛋白片爆炒三分钟,再放入椒片爆炒三分钟,放食盐、酱油、豆瓣辣酱酌量,再炒一分半钟,出锅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