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分红险在“打劫” 收益没保障


新动向

分红险"挤占"储蓄柜台

去年,受股市暴跌的影响,多家保险公司在投连险和万能险上摔了大跟头。牛年春节一过,保险公司在回归保障上下足了工夫,前两年一直被投连险和万能险盖过风头的分红险重新被推到市场最前沿。记者获悉,近来不少保险公司都推出了全新的分红险产品。

综合看各家公司最新上市的分红险产品,保障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可定期获得保险公司返还和 分红。比如某中外合资保险公司推出的年金保险,被保险人只需要交费5年或10年,在第一个保单周年就可以领取最高为期交保险费12%的返还金;二是对重大 疾病进行保障;三是到一定年龄后可以领取养老金。

银行柜台是保险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记者采访三好街、青年大街沿街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几乎每 个网点的储蓄柜台都有分红险在销售,有的银行柜台甚至同时在售两种以上的分红险。据记者粗略统计,在沈城各家银行网点里,至少有10家寿险公司的最新分红 险产品在售。三经街某国有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投连险、万能险的风险较高,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又较低,分红险已经成为目前银行理财重点推 介的产品。

提个醒

分红险可能没红可分

分红险的最大特色是红利分配。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保险公司会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将分红 险账户可分配盈余的70%以现金分红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客户。多家保险公司都在分红上作出了一定承诺,而且预期的最高收益都高于目前的银行存款收益。 相对于投连险的高风险和不保底来说,既能拿分红,又有各种保障,分红险看起来真的很不错。

不过,一家银行的理财规划师郑新钢表示,由于我国目前处于降息通道中,分红险的收益也不可避 免地面临下滑的局面。另外,由于分红险的投资收益不确定,如果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好,投资收益率有可能会低于一年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甚至可能零分红。 这也就意味着,看中收益率而购买分红险的投资者可能面临收益为零的风险。

专家说

分红险代替不了储蓄

由于分红险多在银行储蓄窗口销售,而且部分产品的宣传单上用了"存"的字样,不少市民都把分 红险当成了储蓄存款,特别是一些一次性缴纳保费的产品更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理财专家提醒市民,储蓄存款和保险一个姓"银"一个姓"保",市民在储蓄窗口办 理存款时,看到窗口上贴的带有"最高收益"为多少的大多是分红险产品。

对于那些能够分辨清这两者,想要将分红险作为储蓄代替品的市民来说,也一定要弄清楚两者存在 的差异--分红险不能完全代替储蓄。分红险侧重保障的功能,分红只是附带功能;分红险变现能力差,如果中途退保,投保人只能按照保单的"现金价值"退钱, 可能还会有本金上的损失,不适合短期内有资金需求的家庭购买。